2)第1238章 谋局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都是说,皇上既然只是偶感小恙,并无必要委任监国,而且,太子殿下年幼,课业繁重,不宜早预政事。”

  “哼……”

  这一回,朱祁镇倒是冷静许多,只是冷哼了一声,并没有多说什么,倒是孙太后开了口,问道。

  “所以最后,到底是什么结果?皇帝不能视朝,又不让太子监国,那朝廷的政务,总得有个说法吧?”

  “回圣母,据说,几位大人也商议了此事,当时,张首辅和朱阁老分别提了两个建议。”

  蒋安低头回道。

  “张首辅说,皇上既然抱病,那么早朝可以暂免,但请五日一召众辅臣及六部尚书,都御史觐见请安,并奏军国重事,皇上卧病期间,一切不急之务暂罢,若有急务,则内阁赴御前禀奏立决。”

  “不过这个提议,在场也有不少人反对,觉得内阁有揽权之嫌,所以,朱阁老又提了另一个建议,他建议让太子殿下代皇上视朝听政,一应细务,内阁票拟后交众尚书,都御史商议,再由太子殿下奏皇上裁定。”

  “若无军国重事,则辅臣及众尚书,都御史入内请安后回衙,若有则早朝后,入内奏军国重事。”

  话音落下,朱祁镇和孙太后对视了一眼,皆是陷入了思索当中。

  这两个方案的区别其实不太大,只不过,前者的设计当中,内阁充当了内外交互的媒介,成为了皇帝和群臣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会影响正常的政务处理,但是坏处就是,内阁的权力会因此而加强。

  要知道,很多时候,制度最初出现的形式,都是临时措施,一旦这个先例开了,以后怎么样,可就说不定了,所以,其他的大臣反对是正常的。

  而朱鉴提出的方案,则是将太子加了进来,让太子来代皇帝视朝,和内阁不同的是,皇帝卧病,太子代为监国本就是常制,这并不会影响到朝堂上各个部门权力的大小。

  当然,太子年幼,所以所谓的监国,其实只能听政,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就是保证朝会的正常进行,同时,起到沟通内外的作用,将朝会的结果禀奏给皇帝,而真正处理事务的,还是内阁和六部七卿。

  至于军国大事,二者的思路基本都相同,都是定期觐见皇帝,由皇帝亲自裁决。

  “所以最后到底是什么结果?”

  似乎是蒋安的叙述太过冗长,让朱祁镇感到一阵烦躁,他醒过神来之后,便冷着脸开口问道。

  于是,蒋安答道。

  “回太上皇,最后,皇上同意了朱阁老的建议,不出意外的话,圣旨如今已经到了东宫,从后日的早朝开始,太子殿下就要替皇上主持早朝了……”

  暖阁中一时安静了下来。

  朱祁镇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解,看向了一旁的孙太后,却见后者的脸上,正浮现出沉思的表情。

  于是,他摆了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