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 不按套路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了点头,便引着高谷在一旁坐下,接过他手里的奏疏,看了起来。

  刚翻了个头,陈循就眉头一皱,望着高谷,轻声问道。

  “礼部?”

  内阁的事务众多,正常来说,如果是难以决断的大事,不管是高谷,还是陈循,都会主动去找对方商议。

  这份奏疏陈循没有见过,显然,是高谷票拟之后,直接呈送御前的。

  这也就代表着,不是什么军国大事,没有必要两个阁臣一同票拟。

  何况礼部清贵,能有什么大事?

  见陈循疑惑的望着他,高谷苦笑一声,道。

  “次辅,这份奏疏所言,并不是什么大事,今年乃是陛下登基之年,各地藩王循例递了册表,要入京觐见,于是礼部上奏,想让各地藩王,于年节时入京朝拜。”

  “这本是惯例之事,走个过场,老夫票拟时,给出的意见是大战方止,各地藩王不宜擅离封地,可是,被陛下驳回了。”

  “什么?”

  陈循低头,略过前面的奏疏内容和票拟,直接来到最后的朱笔御批处,只见上面写着。

  “……准礼部所奏,宗室藩王,皆为朕之长辈,许久未见,甚是想念,为表亲亲之谊,命各宗室,自奉国将军及县君以上,皆入京朝拜……”

  看完之后,陈循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藩王朝觐,是太祖之时定下的规矩。

  一般来说,新君继位,或是每隔三年,郡王及以上宗室,可以入朝觐见。

  但是实际上,随着太宗靖难之后,朝廷对于宗室亲王的管束越加严苛,这条规矩基本上已经算是废了。

  永乐时期,每隔几年,还会有宗室入京的情况,但是到了先皇时期,就基本没有了。

  所以正常来说,宗室一旦就藩,就代表着这辈子就回不了京城了。

  所以就像高谷说的,礼部这道奏疏,就是走个过场,例行询问一下而已。

  可谁想到,就这么惯例性会被驳回的事情,天子竟然准了?

  要光是准了也就算了,还足斤加两。

  就算是按太祖的规矩,朝觐者也不过止于郡王。

  可陛下的御批上写着“奉国将军及县君以上,皆入京朝拜。”

  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大明的宗室袭封规矩。

  皇子分封为亲王。

  亲王嫡长子承袭亲王位,余子分封郡王,女封郡主,郡主下不封。

  郡王嫡长子承袭郡王位,余子皆封镇国将军,其女封县主,其孙封辅国将军,孙女封郡君,曾孙封奉国将军,曾孙女封县君。

  大明到现在,从太祖到现在,传到今上这里,按辈分算,是第五代。

  也就是说,就算是从太祖那时分封的亲王算起,也最多传了五代或六代。

  天子说奉国将军以上皆入京,基本上就算是说,宗人府在册的所有宗室,都要入京。

  陈循明白高谷为什么要来了,将奏疏放下,他开口道。

  “太祖至今,各地宗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