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5章 两害相权,尽力而为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臣权的正面碰撞。

  当时,总摄大政的郕王一直推脱不肯处置王振余党,引起文武百官的不满,在大朝会上逼谏,强迫郕王立刻处置,甚至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当中锤杀马顺等人。

  这件事情的本质,是文武百官在威逼皇权,而且是完全正面,不留丝毫余地的碰撞。

  这次其实也有苗头。

  互市的事情,天子只跟那么两三个大臣通过气,并没有跟文武百官商议,直接就定了下来。

  这种乾纲独断的行为,实质上是对臣权的侵蚀。

  如果说连这种大事,天子都可以一言而决的话,那么朝议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鸿胪寺的奏疏递上去之后,才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应。

  但是议论是议论,皇权和臣权之间的斗争,不是只有正面冲突一种。

  譬如在内阁的时候,高谷就很聪明,他将所有矛头都对准了王文。

  只要打掉了王文,一样能够起到打击皇权的效果。

  事实上,在过去皇权和臣权漫长的斗争当中,大多数时候都是采取这种方式。

  并不直接发生冲突,而是通过打掉皇权的代言人,来维护臣权。

  老大人们斗外戚,斗勋贵,斗宦官,本质上都是在斗皇权。

  这是有限度的斗争。

  因此,就算是天子在斗争中失败,也只能捏着鼻子认输,等待下一次卷土重来。

  但是,正面冲突就不一样了。

  一旦演变到发生正面冲突的局面,那么事情可就真的闹大了,必然要承受皇权的反扑,引起朝局的大面积动荡。

  这种层次的动荡,可就不是撸掉一两个侯爵什么的,这种对整个朝堂不痛不痒的风波了,动辄便是大批大批的官员会被牵连。

  这才是俞士悦担心的地方。

  如今的朝廷,也才安稳了没几个月,怎么能经得起这番折腾?

  于谦也有些拿捏不准,沉吟半晌,方道。

  “这只是于某的猜测,不过就目前的迹象来看,应该没有别的解释,鸿胪寺的奏疏明发各衙门,天官和首辅两个人,必然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如今正值京察之时,据说,这次京察,王简斋定下的标准比以往都要严格,这才半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有七八个都察院的御史,都被降等谪迁到了地方。”

  “朝中许多大臣,尤其是科道那边,已是颇有怨言,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他们岂会不趁机攻讦王简斋?”

  俞士悦依旧皱着眉头,道:“这不奇怪,可是即便如此,也不至于演变成内廷和外朝的正面斗争吧?陛下难道不会出手阻止?”

  于谦叹了口气,神色更显忧虑,道。

  “于某正是担心这一点,若是事情止于王简斋的身上也就罢了,但是只怕真的闹将起来,想要把控好这个度,就不容易了。”

  “更重要的是,沈翼的这份文书当中,对皇店的描述含糊其辞,我当时问过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