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8章 太简薄了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时之间,俞侍郎算是明白了,天子为何要等到于少保离开京城,才叫他过来了。

  若是于少保在,定不会同意这种外戚干政的事情的。

  兵部虽然不能直接干预禁军将领的任命,但是却管着所有实职武将的籍贯名册。

  所以,程序上是可以拦一下的。

  但是,换了自己……

  俞山左右看了看,眼瞧着几位老大人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就知道没人会附和他。

  再品一品天子的口吻,分明是下命令,而不是在商议。

  于是,俞侍郎理智的点头,道:“臣遵命,陛下放心,回到兵部之后,臣立刻去办。”

  对于俞山的从善如流,天子明显还是比较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他暂且退下,旋即再道。

  “这次迎回太上皇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朕已经命人,将先皇潜邸时居住的洪庆宫收拾整理出来,供太上皇归来后下榻。”

  “礼部这边,迎奉的仪注可准备好了?”

  相对于俞山的措手不及,胡濙老大人明显准备的更足。

  虽然同样没有提前得到任何的消息,但是业务精熟的他,听了天子的问话,只略一思忖便道。

  “此事礼部已在商议,不过尚未有所定论,臣等初步商议,当遣礼部侍郎一人并鸿胪寺掌事官员至居庸关出迎,随同锦衣卫指挥率官校奉驾辇迎上皇,入关后,各衙门官员并总兵官于城门内列队迎奉。”

  “待太上皇车驾至京城,自安定门入京,自东安门入皇城后,面北而坐,陛下率群臣出见迎奉,陛下行拜礼,群臣行五拜三叩首礼,送太上皇至南门入洪庆宫大内。”

  虽然说是没有商定好,但是这种礼仪性的规程,胡老尚书不知道操持过多少次。

  因此,短短片刻,他便将大致的流程描述了一遍。

  不过,天子听完了之后,却露出一丝不满。

  不止如此,天子说出来的话,也让胡尚书和一干老大人们,都大感意外。

  天子道:“太简薄了!”

  大殿当中安静了一瞬,老大人们料到了天子可能生气,也料到了天子可能会觉得迎奉之礼太重,但是却没想到,天子会觉得不够重。

  不过,天子却似乎没有觉得有哪不妥,在众臣怪异的目光当中,坦然自若道。

  “太上皇北留虏庭近一年之久,社稷动荡,宗社难安,若幸得回还京师,实乃祖宗庇佑,上天眷顾,如此大事,岂可如此草草了结?”

  “胡尚书,重新拟定仪注,太上皇归京之日,朕当率群臣于正阳门外迎候,迎入京师之后,自大明门入皇城,先祭天地,社稷,再拜宗社,祖庙,祗告列祖列宗上皇已归。”

  “随后,朕与上皇同御奉天殿,颁行大赦天下诏,普天同庆上皇归朝之喜,礼毕后入慈宁宫,拜见上圣皇太后,共行大礼,毕后群臣恭送上皇归于南宫,如此,方合礼制,符身份。”

  这番话,给一帮老大人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在场的人除了胡濙之外,对于庞大繁琐的礼制,其实并没有那么熟悉。

  但是他们总是参与过的。

  胡老尚书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大家把太上皇接回来,在东安门行个礼,照个面,然后送进南宫,大家该干嘛干嘛。

  但是天子却将这个过程弄得无比复杂,不仅要出宫城,更要出皇城,甚至还要出京城迎候。

  单这一条,就要动员起整个京城。

  要知道,天子御驾出城迎接,提前清街,洒扫,黄土垫道,各种事情都要提前准备。

  而且还不单是迎接,还要祭告天地,宗庙,颁行大赦天下诏书,拜见圣母皇太后。

  这一条条的礼制,光听下来,老大人们都觉得头皮发麻,没有个一整天的工夫,根本就别想搞完。

  一时之间,他们竟分不出天子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在反讽。

  不过,这些人里头,不包括胡濙。

  这位老大人在听完天子的话之后,眉头便皱了起来,脸色显得颇有几分为难……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