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0章 无奈但现实的逻辑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已经是地方官府正式登记在册,按时给朝廷缴纳赋税的民田。

  这种情况下,朝廷很难有实据证明,这块田地到底是朝廷该有的军屯,还是百姓开垦的田地,或者是官府分给百姓的田地。

  就算是能够证明,想要收回,也是难上加难。

  对于老百姓来说,田地就是他们的命,要抢他们的田,是必然要拼命的,强行收回,很容易引发民变。

  何况,犯错的是那些私自侵占发卖田地的边将和边军,老百姓是花了银子买的田地,虽不合法但是合理。

  朝廷要收回,却没有人补偿百姓的损失,那么百姓何辜?

  如果说要补偿的话,那么且不说朝廷难以负担这笔支出,就算能够负担,拿回本来就是朝廷的官田,还要付钱,和直接从百姓手中买田有何区别?

  事实上,这才是最大的死结。

  朝廷整饬军屯,是为了能够让边军自给自足,恢复田亩的数量,可不是仅仅为了惩治那帮徇私舞弊的混蛋。

  如果说整饬到最后,只是杀了一批人,军屯的数量没有恢复,那么,杀的再多,朝廷这次的整饬,也是失败的!

  除了这部分以外,当然,也有些被侵占的军田,是被边将中饱私囊了。

  这些田地,清查起来相对简单,但是,也不容易。

  简单是因为,无论是官员还是边将,在面对国家机器的时候,都毫无反抗之力。

  可以说,只要朝廷能够掌握足够切实的证据,拿下他们毫不费力。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稳定!

  这些混蛋侵占了军屯,挪为己用,固然是中饱私囊,但是,这些田地他们又不可能自己来耕种,而是要雇佣佃户来耕种。

  朝廷将这些田地收回是容易的,但是,收回之后,必然是要交给官军来耕种,即便是仍然交给原本的佃户耕种,那么军屯相比较民田更高的税赋,也未必是他们承担的起的。

  收回这一批田地,必然要产生大量的无业流民,如何安置他们,也是朝廷必须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这其实很不讲道理。

  明明是这帮边军边将犯了错,但是最后,拿下他们留下的烂摊子,却还要朝廷来收拾。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朝廷受万民拥戴,就应该庇护万民。

  无论是谁犯了错,是谁的问题,只要出了问题,要考虑如何解决的,必然就是朝廷。

  这是责任所在,义不容辞!

  至于那些未登记在册的减少,这部分的田地登记在册,但是,却交不出该有的粮食。

  至于理由,五花八门,但是却让人难以反驳。

  耕田种地,说白了是靠天吃饭,干旱,冰雹,蝗灾,各种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减产。

  还是那句话,这些情况,朝廷难以一一具体核查,靠地方官……嗯,诸位懂的。

  地方禀报上来,朝廷就算派钦差去查证,往往也无功而返,只能吞下苦果。

  就算是没有这种天灾做幌子,由于军屯的特殊性质,各地的边军边将还有一个绝对难以反驳的理由。

  瓦剌扰边!

  边境一向都不太平,瓦剌的各个小部族,经常成群结队的来劫掠,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作为镇守边境的军队,边军的首要职责是保境安民,其次才是别的。

  所以,因为屡受劫掠,边军调动频繁,许多时候需要临时抽调屯田军参战,误了农时导致田地减产,也是兵部时常接到的理由之一。

  瓦剌人来去如风,每年大大小小的冲突和遭遇战无数,想要具体查证情况,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理由,朝廷也很难去责怪边军边将什么。

  最终的结果就是,明明登记造册的田地有这么多,但是实际上缴纳的赋税,却远远不足。

  除此之外,登记造册的田地,也存在私自发卖或被侵占为私田的情况,所以,如若要清查起来,该如何安抚百姓,依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