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3章 压力来到了金尚书这边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子,一人犯罪,竟能牵累整个边境,逼得朝廷不得不替他收拾手尾?”

  “杨侯,你久在边境,不妨告诉朕,你觉得,任礼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天子既点了人,杨洪自然不敢不答。

  事实上,这个时候,他也不会有其他的态度,毕竟,刚刚廷议之上,他和任礼刚刚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这个时候,指望他为任礼说好话,属实是有些痴心妄想。

  于是,杨洪没多犹豫,便道。

  “陛下,臣觉得此言未免有些过于高看宁远侯了,当初,赤斤蒙古卫既然选择遣使向朝廷举告于他,心中必是清楚,宁远侯此举乃是在欺瞒朝廷。”

  “所以,纵然是他截杀使臣之事败露,只要朝廷能够明察秋毫,不偏不倚,关西七卫不仅不会对朝廷心生怨气,反而会更加对朝廷忠心耿耿。”

  这才是真正的道理。

  任礼代表不了朝廷,如今的事情,之所以棘手到了这种程度,是因为隐瞒这件事情的不是任礼,而是太上皇。

  任礼犯了罪,自有朝廷惩治,可太上皇呢?

  还是那句话,当时的情景之下,无论太上皇做出的决定是对是错,传扬出去,都会被视为是朝廷的决定。

  这也正是如今骑虎难下的原因。

  不过,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众人也的的确确开始真正的考虑天子所说的问题,那就是,太上皇为何要保任礼呢?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太上皇,可不是如今孤身一人在南宫保养的退位天子,而是名正言顺的继承大位,已经足足当了八年皇帝,顺利亲政,大权在握的皇帝。

  任礼不过一介边将,伯爵之位也刚拿到没几年,按理来说,根本放不到那个时候的太上皇眼中,更没有什么值得太上皇如此下死力气保他的理由。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荒谬,太上皇不仅这么做了,而且,还上上下下全部包揽了此事的手尾,这种做法,着实让人想不通。

  不过,到底还是有明白人的,譬如,久理刑案的金尚书,从刚刚开始,眉头便皱的紧紧的,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但是,不知为何,却始终没有开口。

  但是,作为最开始挑起话头的人,有些事情,金濂始终是逃不过去的。

  在杨洪说完之后,天子便将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开口问道。

  “金尚书,此案乃是刑部主审,你可有何想法?”

  这话看似平常,但是,金濂听完之后,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是啊,这案子是刑部的,既然到了手里,就扔不出去了,事到如今,天子既然是这样的态度,有些决定,该下的,还是得下。

  于是,沉吟片刻,金濂的声音沉稳而冷静,道。

  “陛下容禀,臣斗胆猜测,太上皇有此决定,恐是不想在朝堂上掀起动荡。”

  话音落下,在场的其他人眉头也皱了起来,一时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