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99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场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这是想要,把影响降到最低。

  要知道,这次查案,和以往的科举舞弊案件都不相同。

  大明最典型的科举案件,应该算是洪武时的南北榜案,那次大案,牵连的朝臣不知凡几,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朝廷被架在那了。

  底下是举子们汹涌的舆情,上头是太祖皇帝下令停止发榜,限期破案的严令,无论如何,这件案子都必须给各方一个交代。

  所以,哪怕当时阅卷的那些官员并没有徇私,可闹出了这么大的事,就得他们来负责。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次殿试的案子,虽然天子震怒,朝野震动,但是,却仅限于朝廷当中,并没有波及到民间。

  在重新阅卷之后,黄榜如期发布,应试的举子们,也没有人对结果提出任何的异议,甚至于,被点中的进士,如今都已经各自在部院寺监当中观政流转,据说有表现出色的,诸如榜眼王越,探花余子俊,都已经得了优秀的评语,送到了吏部,考虑提前结束观政,进行授官了。

  这种情况之下,要审这件案子,就得首先保证,不能波及到这些举子们。

  读卷官呈上名单后被否决重新审定,堂堂朝廷的抡才大典,出现了舞弊的情况,已经很丢人了。

  如果说到最后查出来,是某个举子和朝中大臣相互勾连,重新追回已经给出的进士出身,那可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所以,杜宁此举,并不是想要息事宁人,而是想要将事情控制在朝堂的内部。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杜寺卿并不打算将此事轻轻放过。

  将案情控制的朝堂之内,其实也就是说,在朝堂之内,这件案子会闹得天翻地覆。

  当然,这一点已经不需要再猜了,从刚刚杜宁的后一句话当中,已经体现的非常明显了。

  利用殿试争权夺利,谋一己之私的政治斗争?

  这句指控的分量,可丝毫都不比和举子勾连要轻啊!

  甚至可以说,是犹有过之……

  一时之间,多少了解一点内情的大臣,目光都不由投向了内阁当中参与读卷江渊,张敏,朱鉴等几人的身上。

  这件案子沸沸扬扬闹了这么久,当初参与读卷的大臣,六部各一个侍郎,再加上他们三个内阁大臣和一个仍旧待勘的萧镃。

  真正在其中捣鬼的,其实就是萧镃和内阁的这几个人,其他的一帮侍郎,算是纯纯的池鱼之殃。

  如今萧镃不在,不出意外的话,杜宁的矛头,就是要对准他们,或者是要对准他们当中的某个人了。

  不过,这几位倒是沉得住气,到了此刻,脸上仍旧看不出一丝波澜,仿佛杜宁说的不是他们一样。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应当有一个捧哏的官员,出来斥责大理寺凭空指责,但是,或许是因为这件案子太过震动,所以,并没有人出来接杜寺卿的这个话茬。

  这让杜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