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6章:力挽狂澜7_穿越大混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方高层也明白,三代装备虽好,但造价也“很好”,没有充足的军费,一切都是奢望!

  一架苏-27X的改装费少说也要1000万美元,光空军就需要600架以上。

  如果加上国土防空军申请的400架,那么这两家的订单就足以让财政部长大人吐血!

  为了继续得到梦寐以求的新式装备,叶菲莫夫与科尔杜诺夫已经无条件支持大菠萝。

  更是将二货青年视为座上宾,一切要求,无不应允,把他们的军用机场改成赛车场都行!

  拿到的样机之后,苏霍伊设计局与米高扬设计局已着手开始仿制计划。

  哪怕手里有了真家伙,可以随便拆卸,具体的五代试飞品出炉,也得等到1990年之后。

  空军和防空军忙着处理手头的800架米格-21库存,主要客户是伊拉克同行。

  单价只有200万美元,如果一次采购四个团(24架)以上,还可以享受九折优惠。

  中东土豪客户只要愿意支付现金或者黄金,不光“鱼窝”,米格-23、米格都可以任君挑选。

  米格-25在挑逗伊朗空军F-14“雄猫”时表现不错,来自巴格达的客人一次就采购了两个团的“狐蝠”。

  某款战机没有库存也不要紧,可以直接从现役部队里调拨,200架以下的订单全部现货交易!

  实现军事现代化的前提是经济腾飞,国家GDP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稳步提高。

  在大菠萝的特许下,军方可以一边等待,一边自筹换装资金。

  虽然有点杯水车薪、饮鸩止渴的感觉,但叶菲莫夫与科尔杜诺夫认为哪怕让区区一百架苏-27X飞上蓝天,也是个值得庆贺的胜利!

  在此引领之下,军方高层没事就算计如何搬空……萨叔那数目可观的小金库!

  不过,毛熊武装力量没有粮食,就没力气,没有肉食,就没士气,这是板上钉钉的常识。

  从勃爷的时代开始,为了保证国力的迅速提升,联盟从事农业的人口就在逐步减少。

  以至于到了八十年代,粮食年均产量仅为亿吨左右(最高粮食产量的记录是1977年亿吨)!

  实行亏损农场个人承包,转为暂时租赁私营,只能解决部分问题。

  增加农业人口才是根本任务,但暂时无法将其他领域的毛熊强硬地挪过来使用。

  从国外引进廉价劳动力是最好的办法,西德就从土耳其引进过上百万的廉价劳工。

  比如越南、古巴、老挝、印度等国,为了更新武器装备,就同意向联盟进行劳务输出。

  哪怕从这四个国家引进四百万劳工,也能在极大缓解农业方面的压力,增加粮食产出。

  大菠萝希望引进大量“外援”,并且放开经营模式之后,粮食年产量可以接近三亿吨。

  至少农场那边不用担心三通一平之后,没人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