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肆任命_三国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三十四万石,给刘稚的食邑里。

  就有一大部分是用来当军费的。

  按照现在长史的想法,肯定一粒粮食,都不会拨给赵风。

  还有就是,这个赋税缺口,也确实很大。

  起码需要五万到六万的壮丁来弥补。

  这还是丰收年。

  如果是普通年,缺口会更大。

  如果是灾年……

  赵风突然说道:“我们要不要上表朝廷,说说灾情?”

  田丰皱眉道:“谎报灾情,只怕不妥。”

  “而且,长史那一关就不好过。”

  “就算暂时过了长史那一关。”

  “也无法保证,长史日后不会借题发挥!”

  赵风两手一摊:“那就没办法了。”

  “赋税之事,就明天去了景曜殿再说吧。”

  “反正赋税不足,也不是我们的问题。”

  “如果不是我们找世家豪强借了些钱粮,安置了更多的流民,现在的缺口还会更大。”

  “就让他们也跟着头痛吧。”

  甄尧摇了摇头:“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

  “那就这样吧。”

  甄尧突然说道:“对了!”

  “今天收到洛阳方面的最新消息。”

  “董卓联合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同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要求为建宁元年(一六八年)九月政变时被政治定性(诬陷)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次年(一六九年)在“第二次党锢”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

  “袁隗复议,当今陛下准奏。”

  “现在已经恢复陈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

  “同时,董卓又选拔大量名士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

  “如韩馥为翼州刺史、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咨为南阳太守、孔融为北海相、应劭为泰山太守、张邈陈留太守。”

  “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其中袁绍为渤海太守、王匡为内河太守、鲍信为济北相。”

  赵风点了点头:“这事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明日上了景曜殿。”

  “一并告知王爷就好了。”

  然后一挥手:“诸位都散去吧。”

  “一切都等明日上了景曜殿,再行议事。”

  田丰、甄尧等人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陆续退出了议事厅。

  第二天一早。

  赵风等人来到景曜殿。

  等众人跪坐好。

  刘稚开口道:“最近上天眷顾。”

  “天气十分不错。”

  “不但秋收完美收官,就连冬麦也都已经播种完毕了。”

  然后看向赵风:“昔阳侯。”

  “赋税、杂税征收之事,进展的如何了?”

  赵风行了一揖:“已经全部征缴完毕。”

  “具体情况,让甄县丞来回禀吧。”

  刘稚点了点头:“也好。”

  甄尧走到大厅中央,把赋税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跟和赵风说的一字不差。

  最后行了一揖:“事情就是这样了。”

  长史插嘴道:“怎么缺口会这么大?”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赵风听后,暗自感叹。

  长史自从听到,董卓鸠杀了何太后的事后。

  就老实了起来。

  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找过赵风的麻烦。

  基本上,不管有什么事。

  只要赵风同意的事。

  长史也会跟着同意。

  绝对不会找茬。

  对于这事,赵风心里清楚。

  这是因为现在都城卢奴,全是赵风是兵。

  长史担心自己会效仿董卓,直接把他给弄死。

  所以暂时老实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