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府议事_三国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好,暂时也不好决定。”

  田丰点了点头:“这到也是,反正他们比赵都骑也大不了多少。”

  “还可以继续学习几年。”

  赵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而问道:“田丰,蒲吾令、井陉令、灵寿令,观察的如何了?”

  田丰沉吟了一下:“这三人,没有直接战死,就说明不是藩鸿的亲信、嫡系一类。”

  “这些天,虽然询问、观察了他们,但时间太短,不好做出判断。”

  “不过,我们如今大量缺少县令。”

  “暂时任用他们,也没什么。”

  “不过,需要把县尉换上自己人的人。”

  “顺便也培养一下基础官员。”

  赵风点了点头:“现在你是常山太守。”

  “这些事,你处理就好了。”

  “处理好了,报备给我一下,就行了。”

  “九门令甄黍、南行唐令甄宁、和原南行唐令,安排的如何了?”

  田丰行了一揖:“九门令甄黍、南行唐令甄宁、和原南行唐令,已经发去行文了。”

  “九门令甄黍、南行唐令甄宁,这几天,应该已经上任了。”

  “原南行唐令,派去任栾城令了。”

  “原南行唐县尉,派去人房子县尉了。”

  赵风点了点头:“这么说,房子需要我们安排自己的人,去担任县令了。”

  “诸位有推荐的人选吗?”

  “对了,在推荐四名县尉人选吧。”

  “县尉人选,大家应该好推荐吧,只要是统领过兵的军侯、军司马一级的人选,都可以推荐出来。”

  县令属于文官。

  在坐的,除了田丰,基本都是武官,要他们推荐人选,还真不好推荐。

  不过县尉人选就简单了。

  张辽推荐了三个,周仓推荐了两个,田丰推荐了两个,赵云推荐了一个,典韦推荐了一个。

  赵风点了点头:“九名人选,列入备选名单。”

  “把他们的身份,再调查一遍,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从他们九人中挑选四人吧。”

  “另外五人,依然作为备选名单,反正去了太原郡,也需要大量基础官员。”

  众人分别行了一礼:“喏!”

  这时。

  一哨骑打扮的人,快步跑进大殿,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高邑令派属下前来送上文书。”

  说完,就从怀里,拿出了拜帖一样的文书。

  外形跟拜帖一样,只是是用绢布包裹着木片,以示和拜帖区分开来。

  简单说,就是包裹的布料不一样。

  拜帖是用布帛包裹,文书是用绢布包裹的。

  字都是写在布上,不是写在竹简上了。

  这是赵风根据后世奏折的样子。

  临时套用过来的,算是试用阶段。

  而且有拜帖的样子在前,算不得什么新发明。

  如果好用,就推广开来。

  当然,赵风心里清楚,这东西,肯定比竹简好好用,只是造价高了一点,主要就是绢布价格比较贵。

  之所以弄这么个文书出来,是因为田丰到时候要随赵风去太原郡。

  而且又没有任命代理太守或者假太守出来。

  这也算减少了驿站的运送负担。

  现在整个大汉,基本上还是用竹简,来传替信息,运送起来比较麻烦。

  赵狗蛋站起身来,接过文书,转交给赵风。

  现在大殿里,没有侍从,只能由赵狗蛋来做了。

  赵风接过文书,直接打开看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