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九章 转眼半年(九)_三国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

  一条是,传言陶谦领兵攻入下邳,围困了阙宣所部,然后把阙宣和其追随者,都收编了。

  对此,赵风也不好判断。

  但赵风更倾向于,第二条。

  因为,当初阙宣刚刚一造反,曹操和袁绍联军,就撤出了徐州。

  赵风和田丰就怀疑,这应该是陶谦故意使出的伎俩。

  要知道,曹操是最不希望,出现明着造反的人。

  而如果曹操与袁绍,继续进攻陶谦。

  那么阙宣就有大量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大军。

  阙宣每多举一天造反的大旗,对大汉的威信,就会多打击一天。

  当然,这也跟曹操后方不稳,粮食供给出现问题有关。

  另外,也跟袁术击败袁遗、周昂,自领扬州牧,兼领徐州伯有关。

  至于传言的真实情况如何,除了陶谦自己,也没谁说的清了。

  这天。

  田丰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各地征缴的粮食赋税,都已经统计完毕。”

  说完,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自觉的走到田丰身前,结果文书,然后转身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仔细查阅了起来。

  常山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五十一万余石,比上一季少了一点。

  太原郡总体粮食赋税为,六十九万余石,比上一季多了一点。

  上党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七十五万余石,差不多持平。

  中山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二十五万石,比上一季少了一点。

  巨鹿郡总体粮食赋税为,八十七万余石,因为新增了几万于兴大军的亲属,所以增长显著。

  魏郡总体粮食赋税为,一百六十三万余石,同样是增加了于兴大军的亲属,所以增长显著。

  不过魏郡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上限,就跟常山郡、太原郡、上党郡一样。

  所以魏郡的粮食赋税,以后不会出现大幅的增长。

  清河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五十三万余石,因为战事结束,减少了损坏良田的情况,赋税有所增加。

  安平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五十七万余石,增长情况,跟清河国类似。

  赵国总体粮食赋税为,四十一万余石,比上一季多了一点。

  河间国总体粮食赋税为,九十三万余石,增长情况,跟安平国类似。

  共计,九百一十四万石!

  总体赋税,比上一季,多出了五十三万余石。

  当然,主要还是魏郡和巨鹿郡,新增了人口,所以增长比较大。

  另外就是,这半年来,清河国、河间国、安平国,没有发生战事,所以没有额外损坏良田,也略有增长。

  但以后的话,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并州、冀州的粮食赋税,应该就会在九百万石,上下浮动了。

  除非有大量的流民,引入清河国、河间国、安平国,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

  当然,按照上一季,来扣除各国王爷的食邑,一百一十三万余石后。

  赵风依然还有八百零一万石粮食!

  对于各国王爷的食邑方面,哪怕所在的王国,赋税有所增加,赵风也不会继续给他们增加食邑了。

  而如果某些王国的赋税有所下降,只要幅度不大,赵风依然是按照那个标准去返还。

  当然,如果幅度太大,赵风自然要响应的扣除掉。

  看完手中的文书。

  赵风感慨道:“等各地粮食,上缴完毕后。”

  “大汉朝就,又要兴起战事了!”

  “尤其是我们自己!”

  PS:总算把半年的事情写完了。

  这半年的写法,和之前略有一些差别。

  至于好坏,因为星虎也是新人,所以判断不出。

  诸位读者觉得哪种方式好些?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