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招宋应星、宋应升兄弟进京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啊?如此以一来今年的亏空就会少很多。

  今年的情况对周延儒来说相当不乐观,去年借了三百五十万两银子,今年往出去还本付息就要八十多万两。这是能算出来的减收,实际上由于流寇的攻城略地,再加上皇帝把川陕、湖北两省的财税大权放给了孙传庭和左良玉,朝廷今年能收上来的正税最多有两百多万。三饷的减收会更多。周延儒估计今年全国收上来的税有一千万两银子就已经算是奇迹了。这些银子还要分给各地的军头,真正能给官员发薪水的钱,有个几十万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

  所以说宫里能拨过来三十多万,这可是能救命的大钱啊。

  “陛下、臣觉得此议大善。若是宋应升能在密云知县将明年密云的税额提到三十万,哪就最好了。”

  周延儒这老小子,看来是穷坏了。堂堂一个内阁首辅,被二三十万两银子的税收弄的开心不已,也是够令人无语的。

  熬吧!现在朱由检在熬,估计周延儒这些内阁六部的重臣也在熬。缺钱缺的大明所有干正事的人都艰难无比。也不知道,大明的银子到底去了哪里。国库国库没钱,内库、内库也没钱,老百姓更是没钱。周延儒这样的大臣总有钱吧?好像他们也没多少钱。别人有没有钱朱由检不知道,但周延儒还确实没多少钱,这事朱由检再清楚不过。

  历史记载上有个关于周延儒的公案,他第二次复相是受复社的张溥等人赞助才成功的。据说张溥等人给周延儒凑了几万两银子让他买通内侍,这才复相成功。因为被复社赞助才复相,周延儒上任后处处被人掣肘和拿捏。也就是说几万两银子对这老兄来说也是笔大钱,一个已经做过一任首辅的重臣被人用几万两银子拿捏住,可想而知他也不是有钱人。

  与周延儒议定了召宋氏兄弟进京的事后,朱由检感觉自己一下子有了精神。宋氏兄弟是他在后世就知道的历史名人,老大宋应升可能名气没那么大,但也是个难得的干吏忠臣,把他放在密云当地方官,看住产业园令人很放心。而宋应星就不用说了,虽然在眼下他声名不显,可在后世他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

  不说他的科学水平到底怎么样,就说他的历史评价,古代中国科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百科全书啊!有他在,基本就相当于把大明最主流的科学技术全集在了一块,这对搞工业和化工来说帮助之大,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招宋应星进京后,朱由检给他设计的职位是自己的科学总顾问、兼工匠研究所总工程师、兼密云产业园技术总监。总之,他会是目前所有已经展开还是即将展开的项目大拿。最让人高兴的是现在他的身份,老举人,还没当过什么正经的实职官。这样的身份最好用,只要不任命朝廷上有数的重职和实职,给他个什么官都不会被人喷。而且他自己也会接受任命,毕竟是到皇帝身边干事,总比干个什么推官之类的强。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