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章 决战潼关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表态,他是闯营的头号战将,还是跟着李自成进入商洛上的十八骑之一,自然是营中的老资格,带节奏和表态这事一般都是他第一个来。

  “大将军,吾觉得此战咱们还是要慎重。潼关险要,易守难攻。即使咱们有三十万大军,此地地势局促,根本使不出人多的优势。若是战事拖的时间一长,恐生变故。”发言的是李岩。李岩不是闯营的老人,不过自他加入闯营后地位提升很快,在义军体系中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他对李自成这次攻潼关并不很赞同,他的想法是先出安民策将中原稳定下来再说。现如今整个中原简直是人间地狱,连年的天灾人祸导致中原的百姓好几年都没正经种过粮了。想想有近千万的老百姓好几年收不了粮,这地方能不恐怖吗?作为中原人,李岩当然希望自己的家乡赶紧稳定下来恢复生机。不过他的想法是没市场的,闯营的一大帮子高级将领,都想着尽快打回老家荣归故里。同时义军中的中原人,也不是都像李岩一样对恢复家乡有兴趣。他们中有人想的是去外省去抢一波,有人是对中原恢复生机没信心。

  客观来说,李岩的想法确实有些太天真,以中原目前的情况,除非举全国之力,否则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生机。

  “岩公子,大军出征,你休要说丧气话。现在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难道因为潼关难打,咱们就不进西安府长安城了吗?自大军准备西征,你就多次出言说些汤水话。驴求子的,难道咱们一直窝在中州,你就满意了。”郝摇旗对李岩这种文皱皱的公子一直看不上眼,军议中听到李岩又要对大军打回陕西老家提反对意见,顿时就忍不住出言反呛起来。在他看来打仗这事就很简单,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打得赢打不赢的,打了再说。战前絮絮叨叨的说一堆废话有什么用?除了烦人再无益处。

  义军中大多数将领都和郝摇旗一个思维,他们作战只虑胜不虑败。败了怎么办?败了就带着老营的弟兄跑啊!反正老营的弟兄都是骑兵,跑路还是没问题的。只要老营的弟兄损伤不大,跑路就不算是失败。至于说折损其它兵马,他们根本不在意这些。这年头,别的不好找,就人最好找。只要敢招兵,不管多少人都能凑起来。

  相对于官兵,义军就像是开了能无限复活作弊器的存在。这样的对手哪怕是官军赢一百次,但依然会出现第一百零一次战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优势,所以义军中的将领各个都是胆大包天之徒,根本不会谨小慎微的考虑战事。

  最终合议的结果是第二天一早,大军全往潼关及十二连城两个方向扑,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完了再说。

  像蚂蚁一样的义军,源源不断的往潼关城下涌。饶是站在潼关城上的孙传庭见多识广,也被这阵势给震的不轻。他知道义军人多,可还是无法想象人会有这么多。稍微控制了一下情绪,孙传庭沉声说道:“擂鼓助威,让守城的士卒用全力将这些乱兵击退。今日潼关之战,是我大明官军与闯贼的决战,有胜而无败,不可后退一步。”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