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迷茫的监贡生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用些时间来消化哪!靠学校讲课,只能大而化之的让他们先有个概念,然后到了真正的战场上再结合这些概念慢慢融汇贯通。

  大学不是教具体怎么干活的地方,再好的大学毕业生,刚开始干具体工作的时候,依然是不熟悉,基本技能匮乏。可这不代表大学教的知识没用,大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们对自己专业有足够合格的判断力、具备专业思维来考虑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这就好比中文系的学生,很少出作家,但他们经过四年训练后起码能知道怎么给文章分类,基本的审美逻辑是对的。

  给将校堂的学生们上完课后,崇祯转身去了隔壁的监贡生上课的草堂。这些人是正经的读书人,朱由检就没有给自己专门安排教课计划。主要是让国子监的人整理了一下教课内容,主授、大明律概要、大明地理人情概要、算术概要、国史概要四门课,同时分了两科、工部招的主要是工科,礼部招的叫理科。这两科在教学内容上的区分就是在前边四门科的基础上工科加了一门百工缉要、理科加了一门西学缉要。

  这个时代的大明还是有一些先进人士注意到了西方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进步,西学在一些上层士大夫阶层流传甚广,找些基本课程出来并不难,国子监里就能找到老师。

  草堂里国子监过来的老师在讲课,下边不到一百号学生是听的昏昏沉沉,精神萎靡。这帮学生的精神状态完全没法和军校生比。开玩笑,现在这个时候有参军入伍念头的可都是有志青年。哪像国子监的这帮人,纯粹是为了混个学历。

  混学历就混学历,关键是这学历还越来越不值钱。监贡生出身本来就不像科举出身那样有前途,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国家乱成这个样子、皇帝这边又大肆卖学历,一卖就是一两千的学额。他们要不是因为能到万岁山就学,随时能看到皇上,才不会花这个冤枉钱哪。

  结果到了煤山,皇帝是能经常见,可现在皇帝和朝廷闹崩了啊。以后在朝廷官职上的话语权,还有没有都两说。这感觉就像是被人骗了钱一样,因此他们学习的劲头就更低了。

  看着这帮就像后世的三本生一样气质的学生,崇祯就是一肚子气。你们哪怕是花钱进来的,但这也是正经的大明最高学府的学历啊!真是一点不知道珍惜,要是在后世能花这么点钱到清华北大拿学历,肯定会有一帮人抢着上。

  进了草堂,打断了国子监教授正在上课的行为。崇祯准备亲自给这帮混吃等死的货,讲点东西。

  “诸位同学、朕这几天时不时的在草堂外边察看你们的学习状态,朕给你们一个评价——混吃等死、浑浑噩噩!怎么?真就觉得,自己没了前途,跑这里混日子来了?要是这样的想法,明天就办退监手续,拿着你们的捐输回家去,万岁山不是给你们混日子来的。朕也没时间,和你们在这里瞎折腾。今日朕把话放在这里,要学就好好学,朕会让国子监的教授按授课内容,每月举行一次考试,连续三次考试不合格的就退监。你们学不学的好,哪是你们自己的事,朕就一句话,但凡考试合格的学生,朕就给他一个不低于科举出身的前途,太祖能用监贡生丈量天下,治出个太平盛世,朕同样也能,关键就看你们自己争不争气!”

  明朝立国之初的时候,朱元璋用了一批国子监的监生组成工作组,完成了天下田地的丈量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次田亩普查形成的鱼鳞册都是明廷收税的依据,而那批监生也成了太祖一朝的治理基石!面对对前途迷茫的监贡生,崇祯只好搬出太祖旧事来提醒他们,科举未必是唯一的正确途径,主要看皇帝怎么用人!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