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9章 复其地也要复其力!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能控制辽南。”

  生活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吴老头在这乱世也活了数十年,对世间形势、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满清没有长力,是他结合了自己的生存经验,还有他所认识的少数民族政权,而得出的结论和看法。

  经过近一年多的拉锯,大明官军影响在辽南一带原住百姓的心中,终于有了质的转变,他们不再觉得官军很难打赢满人!

  军事上打赢满清只是复辽之战的开始,这事最终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对辽南的经略情况。用两到三年时间,让辽南基本上恢复社会供应能力,是内阁和朱由检规划辽南经略大计的关键。

  三两年以后,正式的复辽之战打响的时候,辽南必须要成为稳定的后方基地,为前线作战的大军提供有力的保障支持、同时还要肩负起以后全辽开发建设的领头羊作用,使得辽东尽快走出战争阴影,恢复生计和活力。

  满清在辽东的经营,总的来说并不成功,民生残破的局面在这数十年里只有加剧未见好转,不然满清也不会动不动到大明腹地进行抢劫。以其地无法活其民,是满人控制辽东之后的常态。历史上的满人,真正能有效治理地方,也是到了顺治时期在一众投降的汉臣协助下,才发生的事,残破的辽东恢复活力是到了很后期才实现的。

  满人可以在一个残破的地方维持统治,但大明不行!因为满人的生存底线低,再怎么残破也要比以前他们的生存状态要好,再怎么残破,他们也能压榨出足够他们维持的生存资源。比如他们的军事力量可以用半耕半兵的方式存在,能将大量的兼职兵马当正规部队使用!还有、他们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大都是兼职,不是脱产官员。

  从管理成本来说,大明的行政管理成本要比半农奴制的满清高好几个数量级,辽东若是长期残破,对整体好转的局势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不光要复其地、更要复其力!是大明必须要做的到的。做不到这一点,光复辽东将没有意义!

  怎么复辽地的力?靠工业带动显然是不现实的,当前以及未来的很长时间,诺大的辽东主要产业还得是农业。其地能不能兴旺,就看农业能不能发展起来。移民、兴农,是当下一个时期里辽南乃至整个辽东官府主要的工作。朱由检的打算是用晋地难民安置署的经验,用农场化经营的方式,对辽东进行整体上的开发。

  北直隶的难民安置署主体运营时间是三年左右,三年后大部分的机构会淡出,只会保留一部分工业生产项目,维持运营。甚至、朱由检都打算将这些工业生产项目用承包制的方式,逐步实现私有化,从而降低朝廷的经营管理成本。后世的公有经济改制,就造就了一群富一代,以后安民署的工厂改制想必也能造就出一个富裕群体出来。

  与北直隶的安民署不同,辽东的安民署,朱由检打算是要维持运营十到二十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一个半长久运营的机构。集体经济有集体经济的优势所在,能发挥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这地方若是纯粹靠自耕农来发展,几十年都未必发展起来。但集体农场就不一样了,两到三年时间便能实现自收支,之后的时间甚至还能实现盈利,为持续开发辽东提供财力支持。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