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1章 左轮骑枪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配发防身用,子弹可以小一号,威力小些也无妨。目前弹壳的生产工艺进步了一些没?随着枪械的普及,弹药消耗量会越来越大,靠原有的工艺生产,太费人工和时间了。”

  “老朽带着人正在做压铸式弹壳生产线,现在已经比原有的方式速度快多了,估计再过些时日能琢磨出更好用的弹壳生产方式。”

  “在枪械方面,朕觉得普通的步兵用枪,往后还是要摒弃折腰式的设计,用拉栓和弹簧弹仓的形式更好一点,先生可以让军械研制的人在这个方向用些力。另外、枪管中开螺纹膛线的研制也得上点心来做。”

  现下的折腰枪,气密性上有问题,会影响射击距离。后世折腰枪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肯定是有原因的。在连发枪产生以前,全世界最主流的步兵步枪都是栓式步枪,肯定是有原因的。朱由检觉得,应该是与这种枪能将火药的动能最大化的应用有关。没有高密度炮火的配合,又没法实现连发的情况下,步枪射击距离远一些,对步兵来说会更安全,更可靠一些,不然打不了两枪,敌人便能冲到眼跟前。

  除了要提高射击距离,还得提高射击精度。当下的折腰滑膛枪,稍微有点距离,射击出去的子弹就胡乱的飘,打中敌人全靠命。因此给枪管刻膛线,加强子弹与枪管的密和度,提高步枪的可靠性,也是以后步枪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

  按这个发展方向来说,搞左轮枪自似乎是与之背道而驰的。左轮枪在气密性上比折腰枪更不如,枪管做了膛线的话更难与子弹咬合,以当下的工艺精度,相当难实现。但朱由检觉得,左轮枪还是要做,因为它的主要应用对象不是步兵,而是骑兵和军官。骑在马身上运动,即使是栓动膛线枪,想要保持射击精度,一般的士兵也很难做到。既然这么难,哪就干脆舍弃了对精度的要求,直接追求射击速度,反正骑兵突进的时候,是很容易突进到对方阵前的,这般时候能快速打五六发子弹的左轮,比一打一扳的栓动枪,以及折腰枪顶用的多。

  军官防身,一般情况下也就十步以内的事,有没有射击精度都没啥意义,快速射击才是王道。

  “我们正在做的重炮开花弹已经出了样弹。陛下是不是要亲自观摩一下威力?”谈了一会枪械的事后,宋应星将话题转到了炮弹上。

  “重炮开花弹有眉目了?能不能有效预防膛内殉爆?”

  “老朽按照陛下的想法,将硝棉和硝甘油混合成一定比例后,炸药相当稳定,加上隔热的黄泥后,很难出现膛内殉爆。不过这对引信的要求却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目前想到的办法是,在雷汞制的触发式引信与炸药之间再加一些推进的药,如此一来合用了不少。不过这种炸弹,用起来会相当麻烦,要将底火推进部、炸药、引信、起爆部四者分开来装,用的时候还要往一起组装。”

  “麻烦一点,就麻烦一点吧,作战时,重炮配的人本来就多,应该来说,现场组装还是有人手来做的。”后世的重炮炸弹也不是一体的。引信和弹体一般都是分开来装,除了本身自带的推进药以外,重炮炮弹还配有加装的推进药!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