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2章 咱大明,每年的流放劳改犯,就只能这么多了吗?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人的事,难道还不行吗?大明每年退役士卒十好几万,组织个两三成到西域来,连同家卷的话,五六万总能有吧?

  “现在关内的退役士卒,选择很多,并没多少人对咱西域的这点饷钱感兴趣啊。这主意指望不上。”李定国是军方大老,对涉及军事的事是有一定了解的。别看朝廷现在不再包退役士兵的工作分配了,但退役士卒在就业市场上可是香饽饽。无论是去工厂还是跟着新大明拓殖公司到海上谋生,在大多数退役士卒眼里,挣的都比来西域多,他们没道理为了每月二两左右的银元,选择来西域再受苦。

  既能拿朝廷的俸禄,还能给自家开田,官员们觉得待遇已然不错,但退役士与不认这个理。

  “咱大明,每年的流放劳改犯,就只能这么多了吗?”黄超还是不死心,正常百姓争取不上,劳改犯也争取不上,朝廷的那帮人到底想不想开发西域?

  】

  “你说的这是什么胡话?哪有盼着朝廷多行牢狱的?”李定国见黄超说的越来越不靠谱,只得出言将其往政治正确上掰。哪怕他心里也想着朝廷能多弄些劳改犯过来,但话不能这么说啊,在正式的会议上更不能将这种话说出口。

  不能强制移民,这是大明皇帝推行新政以来,立的政策规矩。由于这条规矩挡着,现下开发的新地,能用强制手段的,也就是流放犯群体了。像西域这种偏远地区,官员们可不就盼着流放犯能多一点,好有人可用。

  会开到一半,剩下的议题就进行不下去了。找到了黑油山油田后,对西域行省来说,开发所用的资金不成问题。但是干任何事,都需要人来干。人们常说没有钱寸步难行,实际上没人可用,更是寸步难行。开荒、修官道和铁路、建设城市,哪一件事能离开人?

  “将军、要不,咱们组织人去内地招募一两万人到西域来干活?反正只要修铁路的资金能筹措到位,咱们就能开的起雇人的工资,他们来了也有活干。只要雇来的人在咱西域干上几年活,留下来的概率不就大了?”

  见场面有些冷场,黄超沉吟了半响,又想到了一个主意。当年他在大员的时候,不就是用了这招解决了建设初期无人可用的的困境吗?

  “官府直接出面雇人?到时候该如何与建铁路的公司掰扯?”铁路是要承包给专业公司来修的,地方官府要解决的是专业公司到时候能有劳力可雇的问题。现在官府直接出面雇人,总不能再转雇给修路公司吧?

  “要不行省成立一个自己的修路公司?咱们西域情况特殊,向朝廷申请特批可以经营产业,想来是可以的。”经李定国提醒,黄超突然有了灵感,是不是能效彷当年建设大员的经验,行省直接下场经营产业!要是这条路能走通,雇人的方向可就不一定仅限于修路工人了。行省也可以直接雇人来办农场,牧场,甚至油田和矿业都能搞啊。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