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2章 170【钞能力发威】(为盟主“一人独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明白道理?”

  萧谱允犹豫良久,终于拍板道:“好,就这么办!”

  傍晚,徐颖回到住处。

  小寡妇刘氏,已经张罗好饭菜,而且还请了个丫鬟。

  她听到开门声,立即快步出迎,满脸笑容道:“叔叔回来啦,饭菜已经做好。叔叔是现在吃,还是歇息一阵?”

  “歇会儿吧,有劳嫂嫂。”徐颖有些不敢直面刘氏。

  两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又是郎才女貌,难免日久生情。

  特别是刘氏最近太热情,让徐颖感到有些恐惧,他害怕自己把持不住,小寡妇的风韵真可怕。

  徐颖在书房稍待片刻,黄大亮终于回来了,进来汇报说:“少爷,舅老爷跟南昌李氏做生意,派了些伙计过来帮忙。这些伙计,都在李氏的商号做工。舅老爷说了,先在南京、镇江、扬州落脚,各派四人,共十二人过去。剩下的伙计,派四个去九江,其余都留在南昌。”

  “我晓得了,你去安排一下,我要见见这些伙计。”徐颖点头道。

  “咚咚咚!”

  敲门声响,刘氏在门外喊道:“叔叔,饭菜要凉了。”

  “就来。”徐颖笑着开门。

  当天晚上,徐颖开始逐句批驳《大同集》,故意逻辑混乱,又看似有些道理,反正一通乱扯就是。

  徐颖不但要在南昌传播《大同集》,还要让那些还乡会的士子掏钱印刷。

  又过数日,批驳内容还没搞完,徐颖就已得到确切消息,并给赵瀚发去密信:“巡抚李懋芳留任江西,甘肃总兵杨嘉谟调任江西总兵,吏部员外郎董象恒调任江州兵备佥事。”

  这些任命表明,朝堂诸公虽然收了李懋芳的银子,但同时也对赵瀚极度重视起来。

  杨嘉谟是甘肃总兵、后军都督府佥事、骠骑将军,长期跟曹文诏一起打流寇。如今,北方战事吃紧,能把这种“猛将”调来江西,算是给足了赵瀚面子。

  不过嘛,能跟曹文诏混在一起,想必也能跟李懋芳混在一起,江西百姓必将体会到什么叫“兵过如篦”。

  曹文诏打仗确实猛,但杀害百姓也够猛,有童谣记述:“宁被流贼抢,不教曹兵挡。流贼抢有限,曹兵害无穷。流贼抢民财,曹兵杀民命。”

  至于替换王思任的董象恒,东林党出身,同样是个猛人。

  董象恒巡按山东的时候,敢单骑驰入反贼大营,勒令那些反贼赶紧投降。后来在福建做兵备道,参与平定闽南民乱,也表现得非常出色。

  对了,董象恒是董其昌的族人。

  赵瀚那边接到密信,立即去请教李邦华。

  李邦华皱眉道:“杨嘉谟此人,军纪败坏,惯会杀良冒功。他手下的兵,作战确实勇猛,但遇到挫折就易遁逃。他此次调任江西总兵,定会把家丁也带来,作战之时须防备骑兵冲阵。可令兵器所,招募木匠打造抵御骑兵的战车。”

  杨嘉谟的家丁,一水儿的甘肃骑兵。虽然江西水网纵横,骑兵无法长途奔袭,但关键时刻也有大用。

  因为江西人没见过骑兵冲阵,突然遭受那种恐怖场面,很可能因为恐惧而崩溃。

  李懋芳、王思任去援救凤阳,就是被张献忠的骑兵给吓到,江西兵还未接敌就开始遁逃。

  李邦华又说:“至于董象恒,我虽知其人,却不知其本事如何。”

  意思是,小辈一个,共事时间很短,也没啥深入接触。

  赵瀚立即命人打造战车,其实就是可以移动的拒马。不过功能非常多样,行军时可运载粮草和军械,作战时放在阵前抵挡骑兵。

  与此同时,临江府那场大战,终于传遍整个江西,赵天王的大名可止小儿夜哭。

  铅山县在江西最东边,如今也收到消息,而且费映环回家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