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必须坚决铲除_重生过去从四合院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响亮整齐,让之前死气沉沉的港口气氛变得热烈。

  来接人的卡车有限,更多是运输行李,加上老人小孩。

  其他男女都自动排成大队,前面抖开一面红旗,上面写着某某县、某某村。

  转眼该村的人就自动汇聚过来,形成两列纵队,甚至不用人吆喝,展现出了超强的组织性纪律性。

  整个港口上一片忙而不乱的场面。

  这让不少南洋本地人都看傻了,他们完全没想到这个情况。

  之前想象中,肯定是混乱嘈杂,甚至是哭爹叫娘的场面根本没有。

  这个季节的古晋虽然热,但也就跟陕省的夏天差不多,再加上提前准备了仁丹、风油精之类消暑的东西,抵达这里的人并没有出现太大反应。

  到了临时安置点后,早就准备了几百名本地的中医大夫,熬了几百锅清热解暑的凉茶,里边加了不少药材,预防水土不服。

  而在迁徙过来的各个村子里,都有自己的赤脚医生,也是做足了准备。

  这一路上连火车带轮船,憋在狭小空间里,没有出现大毛病,多亏了这些赤脚医生。

  到了下午,大队人马终于抵达了临时安置点。

  喝了不算好喝的凉茶,看见了房子能踏踏实实的睡一觉,看见接待的都是花果人,虽然口音不大一样,却都是自己同胞,也令人觉着安心。

  再就是水果,来到营地的又专门分发水果,虽然不是很多,分到每人手里,也就是一小块。

  但在老家,他们哪吃过这种水果,逢年过节能吃一块糖就算好了。

  甜甜的,带着高糖分的水果能缓解人的情绪,让人感觉到幸福。

  不过他们不能在这里久待,既然叫临时安置点,那就是临时的。

  仅仅休息一天,第一批抵达这里的两万多人就分批按村送到为他们准备的真正安置点去。

  在这里,有部队提前盖了几间简易房屋,给了打了水井,更最重要的是,按杜飞的正策,按人头给分土地,男丁五十亩,女人三十亩,小孩十五亩。

  也就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只要抵达婆罗洲就能分到一百亩地。

  就因为有了这个打底,杜飞才敢打包票在婆罗洲接纳两千万人。

  这一家一百亩地就是最大的压舱石,为了这一百亩地,即使受一些委屈,拖家带口,跋涉万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足以让一个农民对未来的生活产生新的希望和期盼。

  原本陕省和豫省都是人多地少的地方,尤其是豫省。

  有的一大家子好几口人,只有几亩地,分到人头上,一个人只有几分地。

  在国内那边,也是这样宣传的,正因如此才能这么顺利把人组织起来送上火车。

  不过这样一来,等于把婆罗洲的三分之一分了出去。

  按两千万人算,全都安置下来需要五亿亩地,也就是二十多万平方公里,而整个婆罗洲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