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8章 一点儿没变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本一本的抄录了一遍,对你用处应该很大。”

  秦德威顿时就感到,手里的本子突然变得份量十足。

  不但是因为徐妙璇的这份心意,还有就是这些学习资料本身也太珍贵了,而且也太实用了。

  翰林院的讲义是干什么?是给在经筵上给皇帝讲课用的,肯定是翰林院内部最精华的学术资料,一般不会外传。

  为什么又说实用?南直隶乡试主考官,按惯例都是从翰林院里选派,而会试的考官,很多也是从翰林院里选派。

  所以翰林院传出来的复习资料,对南直隶士子来说,能不实用吗?

  最起码在乡试上,可以让你揣摩着主考官的学术思路去答题,中举概率总能大上不少。

  秦德威不知说什么好,就问了一句:“哪位学士这么.开明?”

  徐妙璇答道:“张潮张学士,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秦德威点点头,“听别人议论过,略有印象,是个老翰林了。”

  徐妙璇简单解释了几句:“当年张学士被廷杖完后,还是留在了翰林院,但也没升迁希望了。

  年久资深,一直就在翰林院管着事务,他也不在乎被惩处不惩处的,所以就将这些讲义外借给我了。”

  秦德威恍然,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

  嘉靖三年左顺门事件那次,去了二百多大臣哭门闹事,翰林院也去了一批人,甚至巨星杨慎还是带头大哥。

  然后闹得最厉害的翰林人物,比如三状元杨慎、舒芬、杨维聪被打完后都处理到外地去了。

  张潮虽然也去了,但当时有重病在身,没力气大闹,就没那么醒目。

  挨廷杖时,徐妙璇她父亲心生怜悯,轻轻放过了生着病的张潮。

  然后张潮因为“闹事态度温和”,就被留在翰林院稳定局面。

  不过张学士毕竟是参加过左顺门事件的人,在皇帝眼里属于有政治污点,所以不可能入阁了,就一直在翰林院里呆着。

  如今也是最资深管事老翰林,从正德六年到现在,已经在翰林院干了二十二年了。

  有点像五百年后秦德威见过的,各单位里那种在本行业特别资深、但又升不上去的常务副职。

  这样的人,是最不怕犯小错的,外泄一些讲义算什么。

  感受着徐妙璇的心意,秦德威忍不住就笑了。

  如今的南直隶提学官是徐爸爸放过的,翰林张学士也是徐爸爸放过的

  于是秦德威忍不住暗搓搓的想道,当年徐爸爸掌刑时,是不是专门挑着清流或者才学之士放手?

  这样想是不是有点小人之心

  啪!秦德威的手被徐妙璇拍了一巴掌,秦德威惊诧的说:“你这又是干什么?”

  徐妙璇非常肯定的说:“看你笑得模样,极不正经,肯定没想好事。”

  秦德威珍重的收起这些本子,然后问起正经事情:“我听说了你和张家的事情,现在究竟如何?”

  徐妙璇轻轻叹口气,有点担心的问:“是不是有人找过你了?你怪我了吗?”

  秦德威豪言道:“我怎么会怪你啊?一个张家根本不放在我眼里!”

  徐妙璇故意问道:“那你想怎么办啊?”

  秦德威胸有成竹的说:“我料定,张家今年必败无疑!”

  又趁机抓住了徐妙璇的手:“要不咱们一起躲出京城,双宿双飞浪迹游历一番,再过几个月就没事了。”

  “呸!”徐妙璇红着脸说:“不必躲了,事情能解决的,不劳秦老爷费心了,不然我也不敢来见你啊。”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