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文完结感言+番外安排_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括两位白银盟。我看了一下,本书累计获得二十万收藏、三十万推荐票,一万月票(我觉得远远不止,但查不到具体数字),上过大封推,精品,万订,成为荣耀一星作品,连载期间经常出现在分类榜单的第一页……

  毫不夸张地说,这对我来说完全称得上奇迹了。

  上传第一章那天我曾做出悲观的预测(根据过往经验判断),这本书大概率夭折——凭着一腔热血发书,然后无人问津、打单机,字数够了申请签约被拒,再加上各种琐事压下来,最后不了了之。从大学期间到毕业后的几年,我陆续写过六七个开头,对这套流程很熟悉。但没办法,热情上头控制不住……现在能有这样优秀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真的非常感谢大家!

  我爱你们!!!

  咳,说说写作的心路历程。

  这本书写的很难,越到后面越是难产,但难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呈现故事,而不是因为连续写作引发的心理上的倦怠,从始至终我都非常喜欢这个故事,热爱这个故事,为此倾注了无数心血。

  相信不管是谁,在一件事上全身心投入了几千个小时后,都希望这件事能完美收场,给故事里的人物一个好的结局。

  我在去年4月26日发了一篇帖子,上面提到了关于本书写作风格的三个关键词:合理向、原著风、伏笔流。那时候开书还不到一个月,主要是凭直觉认为这样写最好,完全没预料到后面会给我带来多少挑战,当然,七百多章下来,我也确实尽可能地朝着这些目标努力了,自觉没有违背一开始发书的初心——写一个尽量原汁原味的魔法故事。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陆续在写作过程中给自己设限,比如尽量不增加新人物,而是发掘原著人物的魅力和更多可能;不随便开副本,所写内容在原著和参考资料中有迹可循;视角主要放在学校、学生上;尊重原著;追求逻辑的合理性……还有就是埋伏笔。

  有些伏笔是我写作时灵光一闪,觉得有可能会用到,就随手一提,一般藏在对话中或是某个细节里;还有的是事件本身需要时间来发酵、转折,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赫敏的,从她提出这个设想,到哈利和罗恩的反应、菲利克斯的引导、写论文、与厨房家养小精灵对话、对照伊法魔尼地精的待遇、树立成为魔法部长的理想,以及最后的泛魔法联盟。中间经历了很多章,也不是一开始就有全盘构思,而是写着写着发现:可以整合到一起。

  注重细节和埋伏笔的后果就是越到书的中后期,思考剧情的时间就越长,远比打字的那点时间要多得多得多。这其实也是我写了一个完整故事后比较深的感触,读者看到的章节是作者反复权衡和思考后的成果,是从无数个剧情发展走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