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_大楚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的路上,在郧关万分危急之时,能力挽狂澜,这就是莫大的功劳。

  因为甘茂,若不是甘茂力主从南郑汉中调兵去救援巴地。

  他怎么会落得进退两难的境地。

  想着,公孙郝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对甘茂对宋墨的怨气,然后坐在案边,快速写下一封信函,然后召来一个信使道:“快,立即将这封信交给丞相疾。”

  接着,公孙郝便下令道:“传令,将探子派出五十里,一直派到上庸境内,严防楚军突袭。”

  “诺。”

  另一边。

  昭雎在上庸依旧每日让士卒在城外挖沟筑壁,打造攻城器械,并在大营中训练士卒。

  两日后。

  昭雎拿着郇邑的情报,见公孙郝还在攻打郇邑,不由哈哈大笑。

  此时,一旁的桓臧问道:“君上何故发笑。”

  “先生自己看。”桓臧接过情报一看,迟疑道:“公孙郝围攻郇邑,探子散布数十里,这其中并无问题啊!”

  昭雎摇头笑道:“不然,公孙郝率领区区不到两万的秦军围攻郇邑数日而不下,这就是锐气已失。如今上庸只剩下孤城,公孙郝救援上庸的目标已经无法完成,将士正心中存疑,不知为何而战,这便是战心已失。

  而且,秦军身处汉中,汉中虽然叛秦归楚成而后败,但是汉中百姓始终是我楚国之人。可以说公孙郝在郇邑,前后左右皆是敌人,如此,秦军将士岂能不人心惶惶。”

  说到这,昭雎笑道:“当此之时,只要一支大军出现在秦军之侧,则公孙郝可一战而擒。”

  “这···”桓臧摇头道:“君上,虽然公孙郝所部可一战而破,但是,如今公孙郝的探子已经快派到上庸城这里来了,只要我大军一动,公孙郝听到风吹草动,必然会迅速后撤,如此,如何能打败秦军,抓住公孙郝。”

  昭雎皱眉道:“先生说的也有道理,公孙郝派出这么的探子,正是说明他心中已有退意。若是大军直接杀向郇邑,公孙郝十有八九会不战而逃。如此,不能大破秦军,却是有些不美。”

  说话间,营外传来一阵喧哗,昭雎转头一看,却见潘献率领水师巡视汉水归来。

  见此,昭雎微微一笑:“这次公孙郝肯定走不了。”

  桓臧一怔,目光中神色一闪,猜测道:“君上的意思是说···”

  “不错。”昭雎点了点头,然后大笑道:“走,请先生随我去上庸城外转转,若是本将不在上庸外露面,本将担心公孙郝心中会不安。”

  “君上英明。”桓臧笑着拱手应道。

  昭雎哈哈一笑,一边向外走去,一边下令道:“传本将将令,告诉汉中刺史,援军即将到达,让准备一支士卒出城夹击公孙郝。”

  “诺。”

  接着,昭雎带着数个将领出了大营,然后将上庸城外的沟壑壁垒全都巡视了一边,并且每到上庸城门外,都对着上庸城指指点点,好像在策划如何攻城一般。

  入夜之后,一支楚军悄然离开大营,然后登上水师的战船,缓缓逆流而上。

  因夜间行船不便,四更时分,船队在预先选定的地点靠岸,然后大军隐藏。

  次日。

  留在上庸的楚军依然如旧,大批士卒在上庸外继续挖沟筑壁,而楚营中依旧杀声阵阵,似是在训练大军。

  下午时分,昭雎再次率领几个将领在上庸外巡视了一番。

  入夜后,汉水的船队再次向郇邑赶去。

  午夜时分,船队在郇邑东面二十里处靠岸,然后大军上岸,连夜赶到郇邑西南方十五里处埋伏起来。

  第三日。

  公孙郝一大早起来,先是查看了昨日的情报,见方圆数十里内一切如常,而且昭雎依然还留在上庸,顿时放下心来,平静的下令道:“传令,朝食过后,继续攻城。”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