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六十三章 谏官出场_汉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异的奏疏,原封不动的派人送给了远在长安的冯异。冯异接到奏疏,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与此同时,他也惊出一身的冷汗。

  冯异没有多做犹豫,立刻给刘秀写了一封回信。

  在信中,他说到自己本是一介儒生,承蒙陛下不弃,收臣于帐下,给予信任,交付重任,对于陛下的恩情,臣没齿难忘。

  现,臣虽然领兵在外,但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生怕因为自己的关系,而让陛下为难。

  每次接到陛下下达的旨意,臣都会喜出望外,因为臣知道,只要遵照陛下的旨意去做,于征战当中,必能取得大胜。

  而没有陛下的旨意,让臣自行决定,征战当中,臣总会诚惶诚恐,心中难安。这应该就是臣作为一个普通人,和天子之间的差别。

  臣被拜为大将军,受封通侯,统领西征军,深受圣恩,只求谨慎勤勉,做到始终如一。

  现在看到陛下派人送来的奏疏,臣惊恐万分,但臣相信,陛下知臣愚钝,臣可向陛下袒露心声,表明心意。

  在冯异的回信中,他没有对私自处死长安令这件事做出任何解释,也没有对长安百姓为何叫他咸阳王做出解释,通篇都在说自己的心路历程。

  以他和刘秀的关系,很多事情真的不必一一去做解释,他只需表明自己的心意就好。陛下信他,自然会继续信他,陛下若不信他,他解释得再多也没用。

  很快,冯异的回信被送到洛阳,刘秀看罢,点了点头,随即给冯异也写了一封回信。与冯异好大一篇的书信相比,刘秀的回信要简洁得多,只聊聊几句话。

  公孙于我,义为君臣,实为手足,恩如兄弟。你又能有什么嫌疑?又有什么好怕的?!

  接到刘秀的回信,冯异看完,这才算放下心来。

  这只是发生在刘秀和冯异之间的一段小插曲,不过通过这件事也能看得出来,御使体系在现阶段便已全面启动。

  御使散布在全国各地,都是认事不认人,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做了多大的官,只要有问题,一律上疏弹劾。

  只不过天子处不处理他们的弹劾,那就不是他们能管的事了,他们的工作就是负责举报,至于最终的处理结果,那是朝廷和尚书台的事。

  冯异被御使上疏弹劾,刘秀只是私下里和冯异通了书信,在朝堂上没有做过公开的处理。事隔几天,谏议大夫王元在朝堂上询问刘秀,如何处置冯异。

  朝廷里一直都存在一个言官体系,言官,顾名思义,就是向天子进言的人。刘秀朝廷里的言官,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御使,一部分是谏官。

  御使是专门对下的,下面有不法之官员,御使负责向天子举报。谏官则是专门对上的,他们不管其它的官员怎样,只负责挑天子的毛病。

  谏议大夫,便是谏官之首。当初,刘秀是希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