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言犹未尽,梳理一下杀庾亮的一个脉络_汉祚高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隐爵蔓延的土壤。如果是换了吴中,不会有这么惊人的效果,因为土地产出是最稳定的。而商盟,是基于隐爵这个系统才产生出来,如果没有隐爵创造的京口大市场,同样不会诞生。

  所以,基本到目前为止,在维持这个时代氛围的同时,逻辑上还没有出现太大漏洞,能够勉强自洽。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观点,我的认知不代表大众认知,即便有漏洞,也要选择性无视。因为一旦纠结起来,往前推的逻辑基本就崩溃了,往下自然也写不下去。我当然希望能交出一个完整的作品,然后再承受褒贬臧否。

  一直到现在,于我而言最大的困难不是剧情的推进,亦或对事件的描写,而是心态问题。对一个作者而言,有一个好心态基本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你想象不到一本书会面对什么样的群体,会迎来怎样的指摘。我的心态其实很不达标,甚至怯于面对新读者的加入,因为我明白这本书绝对没有好到我的自以为,我要顶着那些层出不穷被指出来或有或无的缺点和漏洞继续往下写,于羞耻心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但即便是如此,还是能希望获得更多认同。就连一个诟病这本书的帖子,楼主都愿意花很大的精力去构建一个他来否定我的逻辑,所为的无非认同感而已。那么一本花费更多精力的书,自然作者也是希望能受到更多认可,这并不是什么羞于启齿的事情。

  至于这一段剧情的争论,关于杀庾亮突不突兀,前面已经说过,对于一目十行的读者而言,确实稍显突兀,但愿意给点耐心,稍后都会有所补充。哪怕很拙劣,但也会用心。作者和读者之间,无非是用心和赏识而已,就算作者被吹上天,底蕴也就那样,不可能承受太多的挑剔而完美无瑕,这是我的卑微之处,也是幸运之处。

  至于后续,庾亮之死明显是一个政治事件,他死之后的政治空白由谁来填补,乃至于叛乱平定后势力范围该如何划分,这才是我构思这段剧情的重点。有一位读者说铺垫这么久憋个屁出来,这个屁真的把我噎到了,难道我要把大纲爆出来?

  新一章已经说了,刺杀庾亮在主角视角而言是一个意外,他本来不需要介入,但是死士层级未够需要借助他的力量,他来了庾亮就死,他不来庾亮就不死,这是一个二选一,不是什么概率事件。

  至于前几章说一直跟庾亮纠缠,看不到意义在哪里。说实话,就算不给读者一个情感偏好的信号,也需要给主角一个杀人动机。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