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0章 四个竹鼠一麻袋_尸身尖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孩童的时期,身体刚刚开始成长,三魂七魄还不稳定,很容易就被“不干净”的东西带走,或者受到惊吓,魂魄被惊走不敢回来,照成孩子可能啼哭不止,停不下来;也可能变得痴痴呆呆,没有自我的意识。

  我幼年时期就因为主魂被剋孢鬼拐走,几乎就成了第二种情况,差点一辈子就是痴痴呆呆浑浑噩噩的渡过。

  所以对于“惊魂”的孩子,我都有些同病相怜、以己渡之的感觉。

  为此,爷爷曾特意传授过我招魂的方法,希望如果我今后遇到同样有魂魄丢失迷路的孩童,可以帮帮他们。

  没等我靠近那灯火阑珊的地方,几声狗吠立即传了出来,随后,一条大黄狗扑腾着跳出来,对着我狂吼不止。

  好在家养的畜生,不会乱咬人,除了嗓门大点,也不会跟方才的那只雪狼一样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你身后,抽冷子给你来上一口。

  所以我没有理会它,静静等着主人出来。

  这是一户典型的滇式农家小院,竹楼斜倚,三面合抱。

  在院子的门口,先前有个妇人正在那大声喊着,这时候见到有人经过,或许有些不好意思,就自顾自的走了进去,随后,出来了一人。

  借着昏暗的灯光,我看清这人的模样:是一个越显佝偻的老者,满脸都是岁月雕刻留下的痕迹,身子骨还算结实,一看就是长年耕作于农活,有股子农家人特有的纯朴气息。

  他的手里,提着一个圆圆长长的竹筒,上面隐隐有火星昏暗的闪着。

  是旱烟袋。

  在云滇这边,有这么一种说法:“云南十八怪,竹筒能做旱烟袋。”

  其原意就是因为这边的竹类资源极为丰富,当地人不但将其制作成竹楼、竹椅、竹笠等家用品,甚至还通过中央打孔、半截蓄水之下,制成了旱烟筒,每吸一口,都是咕嘟咕嘟的声音大作,很有特色。

  我也曾经试过用那玩意儿抽烟,可惜那东西太考验人的肺活量,虽说过滤倒是过滤的干净了,但年轻人根本吸不惯它,也不知多年以后,这种类似的文化,是否还能一直传承下去?

  “年轻娃儿,你很面生啊,不像是本村的人?”老者拉住大黄狗,客气的问我。

  我连忙笑着打招呼:“大爹,山上迷路了,能不能行个方便,让我在你家借宿一晚?”

  这边有个习俗,对于自己的爸爸,一般称作“我爹”,而对于比自己爸爸年龄稍长的人,不论有没有亲戚关系,都唤作“大爹”,其实就是大伯、大叔的含义。

  农村的汉子就是纯朴,老者毫不犹豫的点点头,腼腆的笑着:“家里有些简陋,只要你不嫌弃就成,正好还没吃饭,一起吃吧。”

  我一听这话,大喜过往,连连感谢,说实话,这一天下来,我也是有些饿了。

  老人很客气,很快就把我带到他的家中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