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三章 十厢与五郡(求订阅!)_大宋枭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东。

  国首汉城(原高丽开京),东郊亲军军营。

  此刻,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王彦、杨沂中、张宪、王德、牛皋、王胜等将齐齐的聚在亲军的校场之上。

  牛皋问杨沂中:“中子,你知不知道王上将咱们全都叫来京都所为何事?是不是要跟小日本开战了?”

  也不怪牛皋会有此一问,而是日本这两年照实是给蔡仍添了不少堵。

  这事,要是细说起来,那话就长了。

  长话短说吧。

  蔡仍灭了高丽建立了辽东国之后,就大力发展辽东,并开启了工业革命。

  有蔡仍这个领先这个时代一千多年的总设计师、这个引导者,辽东的发展速度,绝对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别的先不说,先说农业方面。

  蔡仍亲自主持的杂交水稻,这几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蔡仍培育出来的“仍型”水稻,在占城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成的收成。

  再加上,蔡仍大力改良农耕技术,例如推出先进的农耕工具,例如大力推广化肥知识(所谓的化肥无非就是氮磷钾,钾肥用草木灰,磷肥用鸟粪,氮肥就用屎尿。),再例如推广麦稻两熟制,等等等等……

  如此,经过几年的经营,辽东已经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了。

  这也是蔡仍敢移五六百万汉人来辽东的底气。

  不仅在农业方面,在工业方面,辽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例如,三年前,中科院就推出了“仍式”纺织机。

  “仍式”纺织机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从那以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

  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随着机器生产越来越多,原有的动力如,蓄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就在这时,蔡仍推出了第一代蒸汽机——“仍式”蒸汽机。

  “仍式”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辽东社会由那时起进入了“蒸汽时代”。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传统的手工业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工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在这个过程当中,辽东朝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大型工厂,朝廷都占有很大的股分。

  这样,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即工厂)出现了。

  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革新,为了快捷便利地运送货物、原料,人们想方设法地改造交通工具。

  例如,今年年初,蔡仍亲自主持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