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4章 云泥有别(殇今恫古盟主加更)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说道:“他跟着我征战,没什么时间读书,要补补课。”

  周昉的脸颊抽搐了两下,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他反应再慢,也知道周瑜不是简单地让周峻读书,这分明是一个惩罚,惩罚周峻刚才的反应。读书很正常,抄书也很正常,可是抄两遍就不正常了。他沉下了脸,盯着周瑜,嘴角撇了撇。

  周瑜看着周昉,平静如水,温润如玉,连一点锋芒都看不到,却让人有一种无隙可击的感觉,就像面对一座坚城。别说攻击,就算是看一眼都让人绝望。

  周昉收回了自己的眼神,从袖子里抽出另一份清单,递到周瑜面前。周瑜接过来扫了一眼,点了点头。这份清单理性了很多,主要是粮食、布匹,军械也减到了三百套,如果说有什么意外的话,就是丝帛要得有点多,而且不是今年一年,是希望建立一个长期的供赋制度,并要求在武关建市,保持商路畅通。

  “公瑾,这个可以了吧?”

  “可不可以,要由张长史来决定,到时候你们再谈。”周瑜将清单递了回去,云淡风轻地说道:“我只能给你一个建议,能在南阳谈,尽量在南阳谈。南阳要不到的,你到平舆也要不到。”

  “那……南阳谈成的,孙将军都能答应吗?”

  周瑜抬起眼皮,瞅了周昉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兄长,孙将军能将荆州军务交给我全权处置,他还不放心张长史处置荆州的政务?你别忘了,我请孙将军到舒县居住,张长史却是孙将军请来的名士。”

  周昉很尴尬地笑了。他听懂了周瑜的意思。张纮能决定是否满足朝廷的要求,周瑜也不需要朝廷封侯,他铁了心依附孙策,要做开国功臣,根本不在乎朝廷的封赏。他视作不次之赏的封侯在周瑜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反而是个避之不及的麻烦。

  唉,刚才那么兴奋,真是丢人啊。

  说完了公事,周瑜起身告辞。张纮坐在堂上,周峻低着头站在阶下,手里抱着一卷书。周瑜上了堂,向张纮致谢。张纮笑道:“少年无知,教训两句便是了,没必要抄书吧,《王莽传》五万余言,看一遍都累人。”

  周瑜拱拱手,笑道:“五万余言虽然不少,能睹一朝兴衰,也是值的。况且长史的批注一字千金,他能有机会观瞻学习,累一点也是值的。”

  张纮眉头微挑。“一朝兴衰?我听说蔡伯喈欲为新莽作史,另写《新书》,不会是真的吧?”

  “确有此事。”

  张纮身体微微前倾,脸色凝重。“为何?”

  “无他,正视史实而已。”周瑜很好奇。“怎么,长史觉得不妥?”

  张纮眉头紧锁。“岂敢,我只是觉得,在为新莽作史之前,是不是先为西楚作史,也许更有借鉴意义。”

  周瑜轻声笑了起来。“长史有所不知,《西楚书》已经完稿,正在派人抄写副本,其中一份很快就会送到长史手中。”他端起案上的水杯,眨眨眼睛。“蔡祭酒说,他会对得起襄阳书院耗费的每一粒粮,每一枚纸。”

  张纮斜睨了周瑜一眼,忍俊不禁。“看来我这吝啬的恶名已入青史,洗不掉了。”

  “岂敢,岂敢。我刚才说过了,长史位列名臣传是意料之中的事,区别只在于位次。”周瑜顿了顿,又道:“这是孙将军的意思,不掩功,不讳过,秉笔直书,为后世垂范。”

  张纮扬了扬眉。“这么说,我倒是有些期待这《西楚书》了,不掩功,不讳过,有此六字,当为作史典范,开一代风气。”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