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5章 活久见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闲话不多说,免得影响于公你修行。你先在平舆住一段时间,写下《太平经》,然后我们再商量怎么安排。”孙策挠挠头,笑道:“我是凡夫俗子,还真不知道怎么安排你这位活神仙,你给我点时间考虑。”

  于吉说道:“你不用安排,我先与公河住在一起,也方便互参。写完《太平经》后,我想去南阳本草堂看看。修道先修身,与医道最接近,最近这些年疫病不断,听说南阳本草堂有一些胡医,我想和他们交流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有效的办法。”

  孙策答应了。养生和中医不分家,中医本来就注重治未病,于吉的推拿、针炙也都是真功夫,这和他长年修道,对身体内的气脉感觉清晰有关。如果能与张仲景合作,说不定能为中医打开一条新路。

  送走于吉和徐岳,孙策和郭嘉沿着曲廊缓缓而行。与于吉一席谈,孙策感触很多,意犹未尽。抬头看看已到中天的明月,再看看水中的明月,孙策有一种如梦似幻的错觉。

  “奉孝,你觉得于吉此人如何?”

  郭嘉摇着羽扇,歪着头,瞅瞅孙策。“将军想修仙了?”

  孙策哈哈一笑。虽然于吉说他有天赋,又确认了所谓的金声玉振,但他还不至于相信修仙之说。如果要他来解释金声玉振,他宁愿相信丹田发声和颅腔共鸣。就他所知,很多专业的演艺界人士的声音都非常有质感,就是丹田发声和颅腔共鸣的结果。

  他感兴趣的身内求道。于吉说身内求道来自于伏羲的近观诸身,这是中医一脉相承的观念,也是黄老道的基本思想,本不足为奇,但他想到了一个与他的理想切切相关的问题,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

  后世追寻现代科学的源头,常常会把根源追到古希腊,认为华夏文明没有孕育出现代科学,是因为华夏文明没有古希腊的理性哲学。实际上,古希腊人的理性哲学与现代科学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古希腊人并不奢望改变客观世界,他们只是认识客观世界。与其说古希腊理性哲学与现代科学相近,不如说与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相近。

  古希腊有位哲人说过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与道家的身内求道何其雷同?

  孙策对哲学一知半解,但他觉得于吉所持的思想与古希腊人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若果真如此,那于吉的到来就是一个好消息,也许能帮他在思想上厘清一些问题,有所建树。于吉是活神仙,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世族,影响力都比他强很多。由他来传道,可以减轻他推行新政的压力。

  “你不想?”孙策反问郭嘉道:“你以前寻仙访道,现在活神仙到了眼前,你倒没兴趣了?”

  郭嘉苦笑道:“是啊,成仙这么难,我就不指望了。”他顿了顿,又说道:“清心寡欲几十年才能成仙,那成仙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率性而为,建一番功业,娶几个美妾,痛饮美酒,尽享尘世荣华,如果有机会,再著一部书,留下些许薄名,此生无憾。”

  孙策忍不住放声大笑。他拍拍郭嘉的肩膀,很是感慨。汉人果然还是比较务实,寻仙访道可不是为了清心寡欲,而是为了长生,为了享受更多。如果不能享受人生,长生不求也罢。

  “只要你家钟夫人不反对,娶几个美妾没问题。美酒不行,至少天下太平之前不行。”

  郭嘉拍拍自己胸口。“将军,我现在身体很好,少喝一点没问题。”

  “还不够好。”孙策笑笑。“等你能金声玉振再说。”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