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下茶杯,向孙策欠身施礼。“刚才言语唐突,还请将军海涵。”

  “不敢。”孙策欠身还礼。

  内室的袁夫人听得分明,狐疑地看着袁权,袁权也有些茫然,不知道孙策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不过她也明白,就算孙策说到做到,朝廷要想拿到这五州的赋税也不容易,首先要朝廷宣布袁绍是叛逆这件事就真难万难。孙策这么说,更像是给杨彪一个面子,好让他向朝廷交差。

  “杨公,我还有一个问题。”

  “将军请说。”

  “你对现在的朝政满意吗?”

  杨彪露出疑惑之色。“将军究竟想说什么?”

  “大汉四百年,制度多变,仅以杨公担任过的司徒而言,本由汉初的丞相演变而来,由丞相而大司徒,由大司徒而司徒,至于职权变化,杨公想必比我更清楚,你对现在这个结果满意吗?”

  杨彪眉心微蹙,沉吟不语。大汉四百年,君权越来越强,相权越来越弱,这是有识之士都忧心忡忡的事,但他们无力改变。他对这个结果当然不满意,但他不能对孙策表达内心的看法,只能沉默以对。

  “杨公,我觉得这是一条不归路。”孙策不紧不慢地说道:“天子毕竟不是圣人,不可能以一人治天下,不用士大夫而用外戚,甚至用阉竖,这简直是荒唐,国事焉能不坏?我想逆转这种趋势,复汉初制度,你觉得可能吗?”

  杨彪抬起头,诧异地打量着孙策,沉吟半晌才道:“将军是想上书朝廷,恢复汉初的三公制度?”

  “是的,不仅如此,我还想做很多事。”孙策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浅笑。“若杨公不要笑我年少无知,我很想和杨公一一请教。说句实在话,我身边人才不少,但是像杨公这样兼具学识和施政经验的大臣还真是一个都没有。黄子琰庶几近乎,但为人过于偏激,又是袁绍旧党,我不是很放心他。”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即使是杨彪,听了孙策这句话也有些陶然。这也是实情,孙策身边人才不少,但大多欠缺施政经验,即使是张纮、虞翻这两个长史之前都没有仕宦经验,更别说是司徒这样的高官了。孙策这次来请他帮忙协调吴会世家筹资造船的事便是证明。不过杨彪没敢多问,仅孙策刚说的恢复汉初三公制度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说下去,不知道他还会说出什么样的建议来。

  “将军年少有为,纵有不足,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若你能佐天子平定天下,上承天子诏命,下应民心,何事不可成?”

  孙策反问道:“如果天子不支持我呢?那我是行废立之事,还是俯首听命,坐视天子乱政?”

  “……”杨彪顾左右而他。“来人,换点热水来,茶凉了。”

  孙策欠身。“不用换茶了。天色不早,杨公想必也累了,我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