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2章 驱狼吞虎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抓紧机会休养生息。如果孙策迫于形势,应征入朝,那就不能提非分的要求,必须按朝廷的规矩来,届时或以法绳之,或以力破之,都比两军对垒更有胜算。如果孙策不肯入朝,那朝廷无负于天下,孙策却成了分裂天下、战乱不休的罪魁祸首,他仁政爱民的名声不攻自破,舆论自然对朝廷有利。

  老子云:柔弱胜刚强,此之谓也。

  听了荀彧的分析之后,天子下诏封孙策为吴王,节制八州,征孙策入朝主政。

  与此同时,天子接受了杨阜等人的建议,拜贾诩为并州牧,镇北将军,姑臧侯,食邑三百户,并节制河东、弘农两郡,作为朝廷与孙策之间的缓冲。

  ——

  枹罕。

  曹操站在将台之上,扶着栏杆,眯着眼睛,端详着远处的城墙。

  法正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只是眼神中有些不屑。

  在冀县驻扎了半年后,天气刚刚回暖,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曹操就率部赶到枹罕,将枹罕城团团围住。河首平汉王宋建君臣显然没料到这一点,被瓮中捉鳖,堵个正着。突围无望,他要么战死,要么投降。

  曹操没打算劝降。宋建这种妄人不值得费太多心思,而他正需要一个斩首立功的机会,更需要一个让凉州刺史韦康丢脸的机会。

  韦康是前任凉州牧韦端的长子,不仅相貌堂堂,学问也不错,是关中名士。他还有一个弟弟叫韦诞,今年刚十九,少年成名。兄弟俩被名士孔融称为双珠,京兆韦家后继有人,自然有点目无余子,不把曹操放在眼里。法正是扶风名门之后,但法正本人名声不著,韦康也不太放在心上,言语间难免有不敬之意。

  曹操原本还不太在意,但法正却很不爽,建议曹操强攻枹罕,让韦康也承担一部分任务,看看他有多少真本事。曹操答应了,一本正经地与韦康商量,话里话外的提醒韦康,宋建称王已久,凉州人知情不报,你们父子相继主凉州之政,深受朝廷信任,却对此一无所知,难辞其咎,有同谋之嫌。天子震怒,要想证明你们父子的清白,只有砍下宋建的首级。

  韦康也有点慌,天子拿凉州人没办法,要收拾他们韦家却很简单。谋逆是灭族的大罪,一旦坐实,韦家会被连根拔起。他接受了曹操的建议,在一些凉州豪强的支持下,纠集了两万步骑,攻击枹罕南门。

  战斗很激烈,韦康继承了其父韦端的名望,很得凉州豪强之心,这些人都很卖力,但枹罕城却不是那么好攻的。宋建在这里经营了十几年,又与羌人为邻,天天防着被羌人抢,城墙修得很结实,易守难攻,再加上地势所限,兵力摆布不开,韦康伤亡惨重,已成骑虎难下之势。

  一名骑士从远处奔来,在阵地外下马,举着手里的小旗,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