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20章 暗流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输,山里的蛮夷又剽悍好斗,不服管束,秦汉以来,但凡涉及到江南的战事都是兴师动众,损耗惊人。孙策谨慎,不可能不了解这些战例。

  听起来更像是朝廷为了让他们出兵而编造的谎言。

  崔烈是前辈,袁谭不能当面说他说谎,只能旁敲侧击,又找了一些借口,一是拖延时间,等待确认,二是讨价还价,再要一些好处。袁谭提出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便是进行对贾诩、刘备和曹昂的安排。这三个人都与他接壤,又与孙策关系密切,他们是什么态度,对冀州影响很大。

  崔烈说,朝廷对曹昂早有安排,专门安排了使者去兖州传诏,只不过曹昂与孙策有姻亲关系,所以是密使,消息没有公布。刘备那边也好说,他马上就要去幽州传诏。张则已经回到长安,向天子汇报了刘备的情况,朝廷将笼络刘备,至少可以保证他为袁谭挡住太史慈,护住冀州后翼,甚至有可能让他派兵协助袁谭。

  至于贾诩,那就更不用袁谭担心了。凉州人入朝,他们早就和贾诩联络,取得了默契。若非如此,贾诩能做并州牧,还兼管着河东、弘农?人都是自私的,凉州人尤其如此,贾诩也不例外。这是凉州人有史以来最好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放过。

  说到凉州人,崔烈的言语变得有些刻薄。他是当年力主弃凉的中坚,如今看着凉州人遍布朝野,戾气难免有些重。在长安不能放言,如今回到了冀州,他再也不用有任何顾忌。

  尽管崔烈说得慷慨激昂,袁谭还是将信将疑,最终也没给崔烈一句准话,倒是提出了一个要求:河内。考虑到曹昂在兖州,他希望朝廷能将河内划归他节制,将来有机会,他想从河内进兵,威胁洛阳。

  崔烈早有准备,一口答应。河内目前是模糊地带,没有明确的归属,基本上由当地世家自治。名义上,河内是京畿,当由朝廷管理,但朝廷迁都长安之后,潼关以东都失去了控制,贾诩等人一度进入河内,却被袁绍打得鼻青眼肿,灰溜溜的退了回来。袁绍官渡兵败,袁谭退守邺城,也放弃了对河内南部的控制,只保留了北部数县。鲁肃奉孙策之命镇守洛阳,但他只能控制河南,对河内的影响非常有限。至于张燕等黄巾余孽,那就更不用说了,只能偶尔流窜到河内打劫,根本无法立足。

  将河内交给袁谭管理,对朝廷来说没什么损失。河内为三河之一,有史以来就是京畿重地,世家、豪强的根基深厚,别人都控制不住,只有袁谭有可能。袁谭控制河内,与鲁肃夹河对峙,本身也符合朝廷的要求。必要时与河东世家联合,还能逼贾诩就范。

  崔烈特别提醒袁谭,河内世家众多,温县司马便是其中之一。温县司马也算是名门之后,原本是武职,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