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85章 以静制动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好大的力气才忍住心中的喜悦。天子之前就有诏书给他,允诺他只要立了功,就可以将他重新列入宗籍。如今逢纪也这么说,看来这件事值得认真考虑。至于长安的朝廷能走到哪一步,对他来说并不是关键,只要能拥有号令天下的资本,他不在乎这个资本来自何处。

  刘备很想问问逢纪,如果人心在世家,那最后的胜利者会不会是袁谭。可是想想逢纪的身份,决定还是以后再问。万一逢纪只是奉袁谭之命来帮他的,这可没法回答。不管怎么说,先打败孙策再说。

  两人商量了半天,逢纪最后为刘备拟定了一个方案:向东,迎战沈友。

  就目前而言,可能增援历城的人有两个:一个是任城的纪灵,一个是北海的沈友。纪灵从任城而来,要经过济北、泰山,不可避免的要与曹昂发生联系,形势太复杂,还是交给袁谭比较合适。袁谭也有骑兵,曹昂又是他的故吏,他处理起来比较方便。沈友则不同,由历城向东,没有什么险要关塞,地势也平坦,适合骑兵奔驰,一路上世家也多,补给比较方便。沈友也有骑兵,但数量有限,只有千人左右,无法对刘备造成真正的威胁。

  刘备琢磨了一下,深以为然。

  第二天,刘备与袁谭商议,决定率部迎击沈友。他把逢纪为他分析的原因一说,袁谭表示同意,接受了刘备的方案,又拨了十天的粮秣。高唐到历城不过一百多里,对骑兵来说就是一天的路程,十天的粮秣足以应付一些突发状况。

  刘备领了粮秣,随即起程,率领一万精骑越过干涸的河道,从高唐城下经过,向历城方向奔去。

  ——

  朱然站在城头,看着城外耀武扬威的幽州骑兵,不禁冷笑了一声,将手中的一根算筹轻轻折断,手一扬,扔下城头。

  刘备果然来了,而且是亲自统兵。大王说得没错,这人没什么忠义可言,迟早会有一战。

  他仔细地看着刘备的战旗,和事先收集的资料一一对照,确认统兵的将领。除了刘备本人,他还看到了张飞的战旗、赵云的战旗、牵招的战旗,唯独没有关羽的战旗。看样子关羽被留在了幽州。这也可以理解,太史慈就在辽东,刘备不能不防,能挡住太史慈的也只有关羽。况且关羽刚愎自用,桀骜不驯,刘备也无法得心应手的控制他,留他在幽州是最好的选择。

  一想到关羽,朱然的嘴角就不由得想笑。他在吴王左右,几次持到吴王用关羽来敲打朱桓,说人有要傲骨,但不能有傲气,关羽勇武绝伦,但傲气太盛,无法与同僚相处,终究会害了他。统兵作战,固然要有争先之心,但更要有警惕之心。一个人再勇猛也不可能打赢一场战争,真正的胜利必然来自于团结,来自于同僚的信任和支持。

  当时只是听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