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92章 己所不欲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还能指望男子尊敬女子吗?

  夫人们在袁衡处碰了一鼻子灰,积了一肚子的怨气,回家也开始发飚,文静的冷战,暴躁的直接开了全武行,一家家鸡飞狗跳,老少不安。

  那些犯了事的男子慌了,有的出去避风头,有的四处串联,想找个体面的办法了结此事。真被羽林卫抓去当歌舞伎,他们还不如自杀算了。有官职的人如郭嘉、陈到见不着,剩下的就是没有官职的荀彧了。荀彧虽然没有任职,但他被吴王留在身边,摆明了是要用的。现在能在吴王面前说上话的人也就是他了。

  荀彧本不想涉入此事,但架不住来求情的人多,一拨接一拨,几乎将他的院子都塞满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应了下来,出面斡旋。他考虑了很久,既没有直接去求孙策,也没有急着去找郭嘉,而是找到了首相张纮。

  张纮早有准备,放下手里的公事,出了公廨,与荀彧沿着葛陂边的曲折小径散步。

  荀彧开门见山,直言万金坊的事影响太大,不宜再放任自流,要想个办法尽快解决才好。张纮倒是很平静,他对荀彧说,施政如治水,宜疏不宜堵,移风易俗的新政更是如此。指望靠几道诏令就能改变风气是不可能的,那是王莽式的一厢情愿,吴王不取。新政施行十年,肯定会有一些弊端,轻则不如意,重则事与愿违。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不能急于求稳,强行干涉,或者轻率的取缔新政,应该缓一缓,看一看,然后再作处理。

  就和人伤风受寒一样,不能急着用药,有时候等几天,看看发展更好,也许过些天不治也好了。这次万金坊事件也是如此,男女平等说了这么多年,但真正能做到的人还是不多,不仅男子如此,很多女子也是如此。遇到这种情况,适当地闹一闹也是有好处的,我还准备安排人写文章讨论一下呢,只是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荀彧问道:“吴王身边人才济济,路粹、谢承都是写文章的好手,为什么不用?”

  张纮笑着摇摇头。“羽林卫是后朝内卫,三将军又是吴王的亲妹妹,吴王身边的人写文章,岂不成了拉偏架?就算说得再好,说得再对,别人也会怀疑。不仅路粹、谢承不可以,我们有官职的人都不行。”

  话说到这个份上,荀彧明白了,这个任务非他莫属。他沉默了。他是来求情,希望能放那些犯了错的人,现在却要写文章批判他们,坐实他们的罪名,这怎么向他们交待?

  “文若觉得为难?”张纮笑眯眯地问道。

  荀彧抚着修剪整齐的胡须,沉吟了良久。“恕彧愚钝,不清楚这文章该怎么写,还请张相不吝赐教。”

  “文若觉得那些人没错?”

  “错当然有错,但君子德风,小人德草,为政有误,自当苛责君子,而不是为难小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