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12章 露锋芒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武士充军营,各得其便,天下户口,半在江东,中原将定,河北将成逐鹿之地……”

  刘晔说着,心情有些复杂。他之前就对天下形势不陌生,前几个月为了搞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一败涂地,又对孙策的新政做了详细的研究,这次为了拟定作战计划,进入军师处的档案室查阅第一手资料,每一次的收获都不一样。看到了那些详实的数据,回头再看五年计划的总结报告,他对天下大势了然于心,几乎可以确定,大汉将亡,大吴将兴,而且时间不会太长。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除非他甘心平庸一生,否则他只有追随孙策一个选择,其他人都不是孙策的对手,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结果不会比先帝刘协强到哪儿去。

  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刘晔很快说完了天下大势,转入地理部分。他摊开地图,详细解说冀州地理。如果说天时还只是泛泛而谈,并无新意,那刘晔对冀州地理的了解就让很多人惊讶了。

  他既有对冀州地理的整体掌握,又曾随天子进入冀州,对沿途所见都记忆如新,并从军事的角度予以阐释。这一点是在座的很多人无法企及的,他们只能从图籍上了解冀州地理,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更谈不上细节。

  比如中山、常山、巨鹿三郡国交界之处,从南到北,有包括滹沱水在内的五六条大水,都呈东西走向,支流更是无数,看似适合水师作战,但此地河水的流量严重依赖季节,夏秋之际水量大,可以行船,冬春之际水浅,大型船只无法行驶,实际上适合水师作战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在大部分季节,水师能够进入的区域只有河间、安平、巨鹿,以巨鹿泽为终点。如果要进逼邺城,则不如经由黄河北上。

  因此,水陆并进对冀州的威胁有限,进入冀州腹地主要依赖于步骑。对步卒来说,冀州的气候干冷,冬天时间更长,饮食以麦、稷为主,习惯以稻米为主食的江东兵很可能会不适应,严重的会水土不服。冀州冬天时间长,对守方有利,攻守长期宿营,如果防寒保暖的措施不到位,会出现因冻伤、风寒等疾病产生的非战斗伤亡。

  一系列的问题讲下来,军师处的军师、参军们固然不敢大意,纷纷用心凝听,不乏有人拿出笔记,记下要点。旁听的中军将领们也纷纷交头接耳,小心讨论。秋后出征,中军将是主力,他们都要面临冀州的地理、气候,有些东西现在就要准备,准备得充分与否,关系到他们秋后能否立功,甚至能否生还。

  对此不以为然的也不乏其人,有人向甄像求证。无极县就在刘晔所说的中山、常山和巨鹿交界处。甄像证实了刘晔所说的大部分情况,但他也坦承,他虽是无极人,但游历不广,对附近地理的了解不如刘晔全面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