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7章 圣之时者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之孝,成令尊之忠,两不相违,岂不美哉?”

  孙权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孙策还是有些遗憾。“只是如此一来,先父于吴国之功,难免不彰。”

  “于国存汉,于家肇吴。令尊存汉的功绩著于国史,陛下有心,不妨撰一部家史、别传,记下令尊肇吴的功绩,供子孙追思。”

  孙策扬扬眉,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汉末虽有《史记》《汉书》《东观汉纪》这样的史书出现,但官方修史的制度还未完善,私家修史是常有的事。严格意义上说,《史记》《汉书》都是私修史。既然如此,为孙坚私修一部《别传》之类的家史也没什么问题。

  孙策转身走到吴太后身边,轻声问道:“母后以为如何?”

  吴太后一直在不远处听着,见孙策不忘孙坚之功,一心想追认孙坚,又不忍违拗孙坚遗愿,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说明孙策并没有因为成了皇帝便冷酷无情,他还是那个心怀温情的儿子。

  “孔教授是有大学问的人,他说的自然有道理。”吴太后挽着孙策的手,轻声笑道:“一事不烦二主,陛下军务繁忙,不如就请孔教授代笔了吧。你父亲在长沙数年,孔教授在岳麓书院任教,采风也方便。”

  孙策正有此意。他也想看看孔融究竟是怎么想的,又将如何为孙坚写这部别传。

  孙策问孔融的意见,孔融求之不得,欣然允诺,并趁热打铁,要求先向孙策了解一些情况,收集资料。他若无心,刚才就不多嘴了。为孙坚写别传,他不仅有机会经常接触吴太后、长沙王,更有机会接触孙策。相比于孙坚,他对孙策更好奇。

  祭祠完孙坚,吴太后到后院休息,孙策与孔融闲坐。

  孔融开门见山。“陛下,融有一问,与前朝天子有关,还望陛下能坦言相告。”

  孙策笑笑,点了点头。他就知道孔融无事献殷勤,必有其他目的。

  “孝献帝兖州战败,明明可以回长安,为什么却去了汝南?他与陛下究竟说了些什么,为什么不归葬洛阳帝陵,却葬在定陶?”

  孙策歪着头,沉吟片刻。“孔教授,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能先问你一个问题吗?”

  “请陛下发问。”

  “在你眼中,我是忠是奸?”

  孔融诧异地看着孙策,过了半晌,忽然笑了起来,越笑声音越大,仿佛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

  他笑了一阵,才渐渐收住,抚着胡须,有些感慨地说道:“本以为陛下见识卓绝,不为俗事所迷。如今看来,毕竟还是人。”

  孙策笑而不语。

  “陛下觉得,于秦始皇而言,汉高祖是忠是奸?”

  孙策眼神闪烁,还是不说话。

  孔融又问道:“于王莽而言,光武帝是忠是奸?”

  孙策摇摇头。“教授言重了,纵使孝桓、孝灵二帝有些过失,却不至于和秦始皇、王莽一般。至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