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一章 准备科举_大汉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内再无叛乱之可能。

  而其第二个想法,此时似乎还有些可能。

  当今之天子刘启是个实用主义者,对于各家学派,只要是有用,其是皆用之。

  而刘荣更是如此,在当初晁错知道了刘荣要重用张汤之时,心中还是十分欣慰的,被其余学派各种吊打,毫无还手之力,倒霉了五十余年的法家总算是看到希望了。

  闻晁错之言,刘荣便是将自己与老爹说的那番话,又讲了一遍。

  “错公且听,……………………”。

  当日与老爹说的还是太过急促,然此次与晁错言之,足足是讲了近两刻之久。

  而一旁听着的晁错变听是边点头,听得越多便是越兴奋之。

  当刘荣说完了之后,是抓起书案上之杯,将杯中之水一饮而尽之。

  听完了之后,晁错是扪髯哈哈大笑:“殿下此策当真是一良策,算得上是一绝好之策也”。

  言毕却是又感叹道:“哎,殿下可能有所不知,虽然各个郡国年年上报举荐之贤良方正之士,然其中也没有几个能用之人,朝廷之官吏,皆是老臣,今日任这职,明日任那职。

  若是这科举能大举推行之,朝臣青黄不接之事便可解决矣”。

  刘荣是呵呵笑道:“当不得错公如此称赞,此策虽是我所想,然当如何行之,还是老师与我言之”。

  “当阳侯之大才,常人难以及也”。

  接着两人便开始谈论,此次科举如何实施。

  晁错言道:“殿下,以臣之见,当先定下此次考科举之时间,也好让准备应试之人早做准备”。

  刘荣是完全赞同晁错的建议的,先将时间定下来,刘荣一番思虑过后便言道:“不若定在一月之后,错公以为如何?”。

  晁错是扪髯言道:“此便依殿下之言!”。

  接着刘荣又是言道:“此次考科举之人,定是甚多之,长安城中除了宫中,似乎再无地方能一次令千人以上聚集之”。

  然皇宫怎会是可随意进入之地,一次数千人入宫去,这定会给宫中之禁卫巨大的压力。

  “似乎却是无甚好之去处”,晁错言道。

  想了好半天,刘荣才兴奋道:“不若到南军之军营去!南军之教场甚为广大之,且在军中更可令军卒在现场监察,以防作弊”。

  “殿下此言甚是”。

  ……………………………………………………………………

  与晁错将科举之诸事定了下来后,出了廷尉署之门,刘荣却是未归家地去,而是到了汤武之府中。

  说起汤武,其也是倒霉,当初因吴楚叛乱之功而得封千户之侯,还被刘荣的老爹认命为了卫尉。

  然却不想,乐极生悲,其子汤峥一次因酗酒,酒后竟在长安城中失手打死了一人。

  汤武知道此事后是将汤峥一顿暴打,更是亲自将其送到了长安廷尉署中,此事还是张汤审理之。

  后来,汤武因此而自觉羞愧之,只得向天子上奏请辞,归家思过,近大半年都未怎么出国门,天子才会令捞将栾布暂代卫尉一职。

  但栾布此时过于苍老之,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处理卫尉之事,自然是力不从心之,后来还因此而病之。

  不论如何,汤武乃是从刘启还是太子之时,便跟在自己的身边之人,且忠心耿耿,天子刘启不信任他还能信任谁。

  固此,在栾布患病之后,天子刘启便立即命汤武从家中出来,继续任卫尉一职务。

  ……………………………………………………………………

  到了汤武之府中,刘荣便是毫不避讳,直言道:“汤卿,此次来寻你,乃是一要事要你相助之”。

  “请殿下言明,臣定当遵从之”,汤武行礼道。

  “我要借你南军之校场一用如何?”。

  听到刘荣是要借用军营之校场,汤武当即便是问道:“殿下要军中校场有何用之,难道是要练兵不成?”。

  看着突然变得一脸严肃的汤武,刘荣是呵呵一笑:“要校场练兵,哪里来的兵练之,乃是一月之后,要行科举,考科举之人定是甚多之。整个长安城中,也只有你这南军校场可放的下如此多之人”。

  闻此言,汤武便是一点头,“若是如此,殿下可随意用之”。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