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抄底香港地产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调和新风系统,安防摄像头使用自动识别系统,安防后台具有自动报警系统等等。

  为了防止这些精密电子设备被敌人电磁干扰,将采用军用级别或者航天级别的抗干扰技术,保证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正常运转。

  设计好建筑图纸后,拿给林和霞最终确认,她看了设计效果图,也是喜欢得紧,确定没有问题后,就让林和霞安排建筑公司按照最高建筑标准来建造。

  这些琐碎的事情,赵一一向不是很上心,他将自己定位为掌控者。

  处理完新别墅的事情,剩下的就是抄底香港楼市的问题了。

  说实话,正是香港楼市的起起伏伏早就了大批的富豪也淹没了大批的富豪,这就是各自眼光的问题和自身资本雄厚的问题了。

  香港经济属于开放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很多行业很难形成垄断性的经济力量,但是在房地产领域却具有明显的垄断色彩。

  后世香港最大的10家家族财团几乎都与房地产业有关,这和香港一次次地房地产危机分不开关系,每一次危机都是大资本的饕餮盛宴,而弱者只能割肉离场。

  说心里话,赵一作为内地人,打心眼里不喜欢香港的垄断房地产市场的大家族。

  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香港的地皮供应可能和中英签署的相关限制土地出售规模有关,但是这其中也有这些垄断家族联手推高的原因。

  在1981年的时候,香港已经成为仅次于RB的全世界房价最高的地区,然后就是现在的崩溃景象,然后从1984年至1997年,香港房价年平均增长超过20%。

  受房价飞涨的刺激,香港的房地产投机迅速盛行起来,出现了大批近乎疯狂的“炒楼族”。

  此时的香港,人们盲目的投资房地产,为了抓住机遇,许多人往往仅凭地产经纪人电话中的描述,就草草决定购买“豪宅”。

  到了1996年,香港竟然出现买房前必须先花150万港元买一个号的事情。

  是不是很熟悉,这种经历似乎正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我们内地人似乎对于怎么赚钱,特别是赚快钱学习起来很有天赋,什么楼花,什么公摊面积等等,和香港房地产学习的一个都没落下,唯独物业是让人不敢恭维。

  香港二战后以来经历的6次房地产危机中,有3次直接或者间接因为西方经济危机,还有两次与政治因素和香港居民移民他国、贱抛物业有关。

  但就内部因素来说,主要还是因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特殊供求关系及投机性。

  而赵一既然打算进入香港房地产市场,肯定不会是小打小闹,那样进入香港地产行业也没有意思,无非就是跟着多赚点钱,如果仅仅只是赚钱的话,就没必要让他这么上心了。

  现在他的恶趣味也越来越浓厚了,他的打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