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91章 天问书社(求订阅~~)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但是既然大老板这么说,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将出版发行业务转移到天文书社。

  对他们的版权购买没有什么影响,反正都是一个老板的手下,到时候沟通起来就简单很多,和在自己手里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和那些知名科学家合作的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搞定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所以天文书社还需要将已经到手的资源善加利用。

  于是将那些到手的科学期刊杂志和兰登书屋手里的书籍,进行翻译就是天问书社现阶段的主要工作。

  但是目前国内的发行渠道建设也很重要,除了和国有发行渠道商合作外,天问书社还需要自建发行渠道。

  不知道是不是看到兰登书屋既然就这么被收购了,所以天问书社的胆子就变大了,竟然提交给赵一一份计划书,就是准备在全国所有城市和县城都建设天问图书馆。

  让拿到这份计划的赵一,都忍不住摸着自己的额头,苦笑了一下,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在全国建设5000多家图书馆。

  按照平均每家图书馆1000万的投资额度,总投资需要500亿元,这里面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地皮和建筑资金,还有就是书籍投资。

  说实话,做这笔生意其实不怎么划算,因为未来看实体书的人会越来越少,靠书籍出售和看书会员制度,根本就转不了多少钱。

  未来也许值钱的只有这些地皮和房屋了,这不能说是一种悲哀,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就和古代文字从竹简记载到纸张记载一样,现在只不过是将文字又从纸张转移到电子设备上而已。

  只是到时候建设的这么庞大的实体图书馆,能不能经营的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总体来说应该是不亏的,至少里面的固定资产增值就足够收回成本。

  只是这样的增值速度,在赵一看来完全不值一提而已,这么多钱,他随随便便投资,将来获得的收益也比这多得多。

  但是里面的社会效益,却让人不容忽视,赵一之前只是计划在校园里面增加图书室和图书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科学兴趣。

  只是这样做,受益的范围还是有限,社会上的人主要还是通过购买书籍或者借阅书籍来获得相关的知识。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天问书社的这个计划还是值得实施的,更主要的是,天问书社能够掌握书籍的发行渠道,这个在天问书社看来,更加重要的多。

  最后赵一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天问书社的这份计划,而且赵一更加激进一些,不要在按照什么十年期限来布局了,直接全面开花就是了。

  只要天问书社能够管理的过来,就允许他们进最大的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赵一会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资金。

  赵一之所以这么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