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六章 无我笔筒_都市捡宝小能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形态,无法近看色彩与细节,有点可惜。

  他上次在豫州能捡漏木雕观音坐像,也是因为保存不善,不知道该庆幸还是该可惜。

  这件东西问过伙计,要价六百七十万,他也就没兴趣买了。

  目光从观音像上移开,沈十一扫视左右木架,突然眼睛一亮,拿起左侧架子上的一件紫檀笔筒。

  笔筒通体雕刻蕉荫佛女,侧畔题诗。

  画面中芭蕉繁茂,一清秀尼姑赤身睡于蕉荫下苔石之上,形止潇洒。又以狂草刻禅偈曰:“六根净尽绝尘埃,嚼蜡能寻甘味回。莫笑绿天陈色相,谁人不是赤身来?”

  续比丘尼传记载,无我师太在清南海檀度庵出家为尼,“尝写通体小影,支颐枕石而卧,蕉阴苔色,上下掩映。题句云:‘六根净尽绝尘埃,嚼蜡能寻甘味回。莫笑绿天陈色相,谁人不是赤身来?”

  由此可见,笔筒所刻,就是以无我的自写小像为蓝本。而且刻工功力精到,寥寥数刀,将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绝非凡人之工。

  另外,笔筒口沿一周刻字,也道出了此物的来历:“无我老师太自写通体小照,刻紫檀笔海,乃吾庵珍秘俊物也。不知何昔失去。乾隆廿七年九天生日,以百金赎还。品峰缶(音否)记。”

  可见,笔筒成型后,一直被深深存放于檀度庵中,秘藏甚久。后来,笔筒偶然遗失,直到乾隆廿七年九天玄女生日,笔筒重又现世,庵中重金将其赎回。

  难道今天运气爆棚,又要捡漏了?沈十一不由心想,接着拿起笔筒问道:

  “掌柜的,这个多少钱?”

  掌柜闻言走了过来,看了看笔筒,迟疑一下,说道:

  “清无我款蕉荫佛女紫檀笔筒,三百五十万。”

  沈十一想了想,说道:

  “掌柜的,据我所知,无我款笔筒上拍以一千一百万的价格成交。”接着托了托笔筒,笑着说道:

  “不会就是这个吧?那你这三百五十万可是亏到家了。”

  旁边几个好事的都凑过来,边看沈十一手里的笔筒,边皱眉望向掌柜,似乎再问沈十一说的是不是真的?要是这样的话,笔筒定是西贝货无疑。

  掌柜的讪笑一声,说道:

  “这位小兄弟所说不差。不过,这只笔筒确实为清代物件,绝错不了。而且刻工绝对一流,比拍卖上那个可精美多了。”

  见周围人撇嘴不买账的样子,眼珠一转,从沈十一手中拿过笔筒,说道:

  “你们看口沿刻字,笔筒曾经遗失过,是吧?”

  周围人凑到跟前,看后点了点头。

  掌柜的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无我高尼,传说曾为平南王姬妾,能书善画,秀丽异常。笔筒成型后,众学士大夫都想一睹真容,可其深藏庵内,终究不得见。

  那么,笔筒不管因何故遗失,必定在庵外流传过一段时间。你们说,会不会有人在此期间记下图样,而后仿制?”

  见大家或沉思或点头赞同,自信满满的说道:

  “要我看,这是绝对有可能的。那么,这件笔筒即是清代物件,又刻工精湛,还有可能是真品无我款笔筒。三百五十万,是绝对的良心价了,小兄弟你说是不?”

  掌柜的说到最后看向了沈十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