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九十八章 千不存一_都市捡宝小能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一得来的这座了。

  其中的原因很复杂。

  明宣宗逝世后,随着皇帝审美的改变,宣德炉不断入炉重烧。嘉靖,隆庆以前崇尚烧斑,所以真正宣炉被重新烧斑;嘉靖、隆庆之后,叉重新推重本色,将传世宣炉烧斑及包浆全部去除,重新制作藏经色等铜炉本色;万历,天启年间过份追求铜质显露,所以将真炉重又磨治一新。

  除了重烧,再就是毁损。

  有些宣德炉中的样炉、无款炉,被人得到后,硬是凿空底部嵌入炉款或将无款炉加刻伪款。此为一损。

  《烈皇小识》卷六载,崇祯曾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其中包括上古三代铜器及宣德年间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宫中大部分宣德炉没能幸免。此为二损。

  洋人入侵后,大量收购青铜器,当然包括宣德炉。古玩商人为了迎合洋人审美,竟相把旧宣炉磨成新炉,以博买家青睐好卖出高价。此为三损。

  除此之外,古玩商为迎合各时期鉴赏家对宣德炉的审美追求,将磨新的各款炉,或是色皮剥蚀的旧炉,重新敷上潮流色皮,使其真面目被遮掩。此为四损。

  最后还有两点,一是有人怀疑铜炉为纯金所造,所以挖凿炉底化验,导致铜炉受损;二是近代混乱时期大炼钢铁之类的,熔了很多铜铁,也有少量破坏。

  所以,在刘明鑫看来,经过这许多摧残,真正无损的宣德炉基本不存在。

  而桌子上这只香炉,外表无损,金光闪动,既无后烧痕迹,也无磨皮、取样痕迹,古朴大气,浑然天成,绝对为初版宣德炉。而且此炉铸造工艺高超,炉壁极薄,声音透亮,是刘明鑫仅见,绝对的宣德炉中神品,平日应该摆放在皇帝身边,供其赏玩。

  小小铜炉不言不语,想不到经历过这许多磨难,沈十一听完也是颇多感慨。

  刘明鑫一直待到傍晚才离开。

  沈十一知道对方一是舍不得宣德炉,二是想在四合院里多待一会儿。没办法,这里的空气质量实在太好。

  见时间差不多了,沈十一给张萌打了电话,知道对方正往回赶,便收拾收拾桌上的碎土和其他物品,往张家走去了。

  不过,出去之前,他先把车底的玉面拿了出来。这东西,他当时出刁家的时候,使了个障眼法买最后那件假货的时候,顺手拿走了玉面。以后刁老板发现也无可奈何,甚至对方说不定盼着这东西意外消失呢。

  ......

  晚饭的时候,张爸问起十方斋的筹备的事,毕竟京城地界沈十一两眼一抹黑,不认识谁,办起事来肯定有诸多不便。

  沈十一把自己的打算大体说了说。

  十方斋不用装修,只需要买点必备的桌子板凳之类,再装个保险柜,重新安几个监控也没啥了。

  至于伙计这方面,就得张爸帮着张罗了,毕竟他不会老坐在店里,得有个差不多的人帮着照看着,不说收东西,起码帮着卖卖货也好。

  其实,要不是郑康已经在江城买房子,打算在那儿成婚定居,他倒是想把对方直接叫京城来。毕竟,他对郑康也算知根知底,能省去不少麻烦事。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