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新赤嵌城_带着军需来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建宁直向东南,奔黑码头而去,在那里已经有船只在等待着接引他们前往新的赤嵌城。

  赤嵌城,被攻占到今已经超过了大半年的时间,此时正按照着杨晨东的规划在重新建设着。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比黑码头,这里将成为他们新的基地,被重视的程度完全达到了高级。

  没有人敢在城市建设中动什么手脚,相反大家齐心合力下,建设的速度一直很快。加上气候宜人,一年四季就没有寒冷的时候,最低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五六度而已,施工也从来不曾停止过,所以这里用一天一小变,十天一大变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等着杨晨东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看到了一个半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说是半现代化,是指没有通电的原因。虽然知道像胶树存在的位置与方向,但以当时的航海手段,想要达到那么远还有一些实际问题要解决,只能等着先进的船支造出了,才能真正的成行。

  就这一点,新出了一个造船厂,在杨晨东提供了一些先进资料的情况下,正在日夜研发当中。毕竟做为海上的城市,船支是否强大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在这一点上,几乎所有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虽然没有通电,但笔直而宽阔的城内马路已经建成并且通车,是那种左右各六车道的,对于人口只有几万人而言的赤嵌城,绝对是够用了。便是以后有了更多人加入进来,也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同时道树两旁是树荫林立,一年常绿的情况下,这些树木的存在让人行走在其中,感觉到凉爽异常,当真是舒服的紧,用心旷神怡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

  不仅道路两旁是这样的,像是这样的绿化设置城中四处皆有,达到了城市比例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其绿枝的覆盖率,绝对可以用花园城市来形容。

  为了这件事情,当初有人并不支持。认为城市就是让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在城中移植树木,这根本就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行为,至少其它的城市并不是这样。更有的还拿京城和南京举例子,说那里有的都是几朝古都了,也未见得城中种植那么多的树木。

  只是碍于杨晨东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是有了栾小雨和栾小晨那些优秀的政治教员之后,他们进入军队,进入百姓之中,用他们那三寸不烂之舌,天天讲着六少爷的好处,弄得所有人都开始崇拜起来,甚至隐隐有了一种造神的意思。

  当然,神指的自然就是杨晨东本人。

  有了如此大的影响力,谁还敢反对杨晨东的任何意见呢?怕是不论自己的上官和属下是不是能理解,单就说回到家中,家里人就先会指着他的鼻子去骂——你也不想一想,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是谁带给你的?

  就这样,在一众政治教员的“工作”下,杨晨东如今在赤嵌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