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国六条_大国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愣住了,记忆中他可是没听四姐说过这个事儿,那么很可能是那时自己没凑热闹的跑来跟着参加大会战,所以也就没有现在这一幕的记忆?

  郑建国脑海中转悠着诸多念头,很快想起这姐姐今年要19了,也是个大姑娘了:“那你打算说服我?”

  “你为什么不想继续上学了?我现在就在想这个问题,你知道我们是多么想上学吗?”

  郑冬花的声音没有任何的情绪,可正因为没有这些诸多的情绪,才让郑建国开始正视起这个问题,探手一指前路道:“天不早了,咱们走着说。”

  “好!”

  郑冬花愣了愣神,陡然间感觉面前这位弟弟有些陌生,只是她认为郑建国放着好好的学不上回来当社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看你怎么说服我!”

  “嗯,四姐你知道现在高中毕业不分配吧?包括老爹打算托人让我上的卫校。”

  郑建国找着地上的雪下脚时说过,就见到郑冬花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便继续开口说道:“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被分配到各个岗位上去。

  比如现在卫校和大学,而绝大多数的部门企业都是直接面向知青招工。

  这是因为四年前的“国六条”当中有明文要求:今后每年将有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扎根落户。

  有关部门和省、市、自治区要作出长远的全面的规划,同整个经济建设、开发边疆和文教科研的规划衔接起来。

  这是国家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从那以后,每年的城市中学毕业的学生里,除了符合条件留城之外,都要上山下乡。

  于是从那时开始,有部门和企业如果需要人的话,特别是需求人数多的单位,就要从这些下乡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中招收。”

  正竖起耳朵的郑冬花有些失神,她没想到能够听见这么一通条理分明逻辑缜密的说辞。

  特别是,当说出这些话的人还是没满十六岁的弟弟时,郑冬花也就开口道:“可是你也说了,卫校——应该是会分配的?”

  “四姐你也说了,应该是会分配的。”

  郑建国发现这位姐姐听了进去,顿时是松了口气,他是生怕这姐姐听不明白来和他胡搅蛮缠:“我感觉与其冒着读上四年后,再回来当社员的风险。

  倒不如,现在就回来趁着劳作时学习等待考工现实,这就是我的想法。”

  “可是咱们村的那些知青们——你的学习能比得过她们?”

  由于余泉地区所在齐省的工业基础不错,这就导致了每年各行各业中都会招收大批的工人,填充到岗位上去。

  这会儿的郑冬花已经是被郑建国说服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这个年龄也已经脱离了幻想的阶段,知道从学校里分配工作这种脱胎换骨般的好事,是不可能落在毫无根基的社员身上。

  而如果真的要四年后回来当社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