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七章 来俊臣之死_大唐坑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恶揭发得非常彻底,真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王及善一向对酷吏反感,奉旨后,即把来俊臣及其同伙一网打尽。三推六断,来俊臣及其同党陷害诸武和太平公主、阴谋篡国是真,依法应处以极刑。

  武则天不放心,又让武三思、武懿宗亲自审问。

  来俊臣在他发明的刑具面前,浑身瑟瑟发抖,只有承认了自己“谋反”之罪。

  有司上报武则天,批准处他以极刑。可是,上奏了三天,也没有批下来。

  这三天,武皇也没有听朝,她只是闷坐在自己的后书房,想了很多问题。

  几次她拿起了朱批御笔,又放下了。

  就在朝野企望,朝臣们议论纷纷,焦急不安之时,卢小闲却一点也不急。

  这些年,来俊臣杀人无数,固然有他个人为非作歹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大多时候他是按武则天的意思办的。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个人感情上,让武则天处死来俊臣,她都是难以接受的。

  这就好比烹调做饭,必须火候到了才行,若要心急了,最后只能做成夹生饭了。

  ……

  见武则天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张易之小心翼翼的问:“陛下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

  武则天瞅了一眼张易之,随口问道:“你知道宫外发生了什么事吗?”

  张易之点点头:“大家都在等着处置来俊臣的圣旨。”

  武则天叹了口气道:“来俊臣有功于国,朕也在犹豫,是不是该杀人他。”

  “其实,陛下完全不必想那么多!”张易之自顾自的说,“来俊臣的罪证多如牛毛,大臣们期待处死来俊臣的呼声。陛下以前被来俊臣蒙蔽了,现在处死他他也是咎由自取!”

  听了张易之的一番话,武则天默然无语,很快她就签发了那张在她桌上放了整整三天的制令。

  不用问,张易之所说之言,都是卢小闲教他的。

  武则天保护来俊臣,不可能不被大臣们反感。她可以装着被“蒙蔽圣听”,这在古代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被蒙蔽,不只是她武则天。因此,武则天显得理直气壮。

  但是,毕竟还是有个限度的。一旦告发他的人多了,武则天想保护,别人就会怀疑武则天是故意的了,那样就适得其反了。所以,武则天最终还是处死了来俊臣。

  说穿了,来俊臣自始至终只是武则天的一枚棋子,为区区一个来俊臣,开罪这么多朝臣,有些不值。更何况,这其中还有那么多李唐宗室和武氏族人。

  武则天将来俊臣斩于闹市并陈尸示众。人们不论是老少都憎恨他,争相去剐他的肉,很快就把他的肉割的丝毫不剩。

  来俊臣死后,洛阳城内,鞭炮之声,数日不绝,如过年过节一般。深居皇宫的女皇武则天不解其意,问:“鞭炮声连日不绝,民间有何喜事?”

  上官婉儿答道:“百姓喜庆来俊臣死!”

  武则天听后半天不吱声。来俊臣害人无数,固然遭百姓唾弃,可对来俊臣委以重任的毕竟是她武则天。

  ……

  时光已进入长安四年秋天,天气慢慢变得寒冷起来。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