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三四章 大获成功(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晒盐之益,又不伤盐户。若得两全……”

  可他还没说完,刘钰就大笑起来道:“两全?淮南的盐户,连煮盐弄柴草,都需要每年借高利贷,你觉得他们挖的起这种大规模的盐池?”

  “这玩意儿不是种地,种地可以大不了把田均了,小农各自耕种。这种东西你也琢磨着均田,拆成小块,搞两全?怎么可能两全?”

  说罢,刘钰又咄咄逼人道:“或者,朝廷出资贷款给小盐户,效井田制,集体劳作,运营大盐田。那么,林大人,你给起钱吗?”

  “朝廷手里有多少资本,可以贷出去?想要两全其美,你有钱吗?钱都没有,怎么两全其美?”

  在这件事上,战略上刘钰很小心保密,战术上刘钰并不低调反而故意高调。

  淮北盐政改革的初见成效,傻子都知道,必要动淮南。

  但关键是怎么动。

  借湘楚销售区为缓冲,养肥川盐淮北盐,反杀淮南盐,淮北盐退出湘楚占淮南,这是战略。需要保密。

  只要保住这个战略的隐秘,刘钰可以故意高调讨论淮南盐的问题,因为傻子都知道必要动淮南了。

  战术上越高调,真正的战略目的也就隐藏的更深。

  淮南盐商是铁板一块吗?在刘钰看来,不见得。

  如果高调谈论淮南盐改,以淮北为样板,需要大量资本的注入,或许要在淮南建造盐场。

  在这种欺骗之下,淮南盐商会团结一致对抗?

  会不会有大盐商会怀有心思,提前收拢资金现金,投降主义倾向下,觉得对抗不了不如顺势而为,收拢现金准备投资盐场生产?

  放出风来,先乱的是改革派?还是淮南大盐商?

  显然,在刘钰的咄咄逼迫下,林敏也只是觉得刘钰的方法不妥,过于高调,非逼他在这表态。

  却并不认为淮南动不得、不该动。

  刘钰故意如此高调,林敏猜测的原因就是刘钰在逼他表态。

  但刘钰问的问题过于恶心,他也没法回答。

  淮南盐场改造确实需要钱。

  如果想要“两全其美”,保证盐户的利益,那么就得朝廷出资本,借贷给那些盐户。

  显然,朝廷没钱,那点钱都在修淮河的二期工程呢。

  就算有钱,淮南盐户是皇帝的亲爹吗?大把的银子低息贷款,贷给盐户?

  井盐和规范化晒盐,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谷/span只要小农小作坊煮盐,才不是。

  问题就在于,林敏问能不能在淮南煮盐,潜台词就是说他支持资本密集型产业模式的盐业发展。

  那么,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资本,从哪来?

  天上是掉不下来的。

  淮南盐户是不可能靠原始积累,攒出来修规范化盐池、买蒸汽机的钱的。

  哪怕积累一万年也没有用,否则就不可能招募一千户,几年跑的就剩百十户了。

  为什么如果想要两全其美,必须要低息贷款?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