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四四章 上了贼船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不管是四川井盐、还是东海晒盐,实质上本朝已经通过发展技术,解决了历朝历代都困扰的‘生产不足’问题。”

  “既然和历朝历代的情况都不同了,臣以为,这盐最好就是在生产端收税。”

  “只要大型井盐工厂、大型晒盐工厂发展起来,即便在生产端收税,私盐也必死无疑。”

  “臣以淮北晒盐大厂为例,就算直接在生产端征税,也比不征税的淮南盐便宜。”

  “所以,既然如此,朝廷应该一改历朝之经验,设置盐政总管。直接隶属于户政府,协调各处盐政。”

  “至于盐区划分之事,这就是日后设置盐政总管该规划的事了。”

  “而要不要这么改,这么改行不行,淮北的橘子到了淮南是不是仍是橘子,还是要来一场试点改革。毕竟盐政事大,乃朝廷重要税源。”

  “牵扯之大,要改就要大改。大改到底能不能行,正要明证。既然江西不足以为证,那除了江西,淮南盐区各地,随便选。”

  他把话这么一怼,所剩的选项就更少了。

  他底气满满,反对的再傻,也不可能说,哎,那你先在江苏、安徽试试。

  那样的话,还不如直接放弃抵抗,任其改革就是了。

  江苏、安徽是送的。江西压根就是个坑。那剩下的地方也就真的呼之欲出了。

  现在反改革派已经被刘钰逼到了墙角。

  拿盐户说事,刘钰在搞垦荒,试验性的垦荒颇见成效。淮南盐政改革,道德制高点的“小民生存”,其实已经被刘钰掐住了。

  拿效果说事,淮北盐改,贪废运河之功为盐改之力,淮北的官盐销售额明年稳定下来翻倍是定了。

  现在唯一能拿出来说事的,也就剩下偏远地区的盐市场稳定了。

  皇帝便趁势问道:“既然兴国公由此信心,那么江西盐政事,暂且先不动。诸卿还有什么说法?”

  半晌,也没人说话,皇帝便道:“如此,成功与否,看两件事即可。”

  “其一,百姓是否得利?所吃之盐,是否降价?所需之盐,是否满足?”

  “其二,以过去数年湖北官盐之实效额,相对改革之后销售额之比。”

  “除此之外,既说淮南垦荒,那么垦荒和盐政相辅相成。”

  “那就还要加上一条,要保证淮南盐户生存。诸卿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群臣中,林敏站出来道:“陛下,臣有话说。”

  得到皇帝允许后,林敏咬咬牙道:“凡所改革,必有得利者、必有失利者。”

  “兴国公若行改革,变路线、变法度,变生产地。所牵扯者,又何止盐户?”

  “除去盐户,依托盐商为生者,何止十万?又兼其父母妻子,不下五六十万。”

  “地方府尹,州牧、县令,均无手段处理此事。此前所未有之变。”

  “此事,必要公卿出镇,总领全局。否则,单单考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