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七四章 争功(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搞出这一套,再配上儒家道德体系,会搞成什么样?你能孝顺爹妈,我就卧冰求鲤;你能卧冰求鲤,我就杀儿养母。

  所以,与其说这是启蒙思想家,不如说是宗教改革。新教之新源于复古之旧,更加原教、更加复古、更加极端而已。

  学校议政、限制君权、地方自治、辟举士绅、三代之治等等,本来就是经书里的复古。

  而且是正统的复古。

  不是说这东西不好,大顺这边这么搞,真的是可以自发进化的。只是说这是一个甲乙丙丁这种过程,这明明是乙,不能非说它是丙。

  先复古运动打破被扭曲的儒学的桎梏、回归本源,通过考据之类寻找宋之前儒的本质,再因为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出现启蒙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正经的读书人,对官与吏、绅与衿这样的概念,是分的非常清楚的。

  现在全国的生员大约六七十万,照这个架势继续下去,估计再过个几十年,就要突破一百万了。

  而全国现在真正有编制的、不算胥吏、只算官,再刨除掉军队那些人,真正吃正式中央的财政饭的,也就20000。

  而很多胥吏工作,又是这些读书人根本干不了的,或者说压根不想干的。

  一方面朝廷无法提供奖金一百万人的正经读书人的就业;另一方面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尤其以苏南等地为例,又急需一些专业的“中专”人才。

  这个问题看似好解决,就像是颜元的设想一样,地方官学搞分斋教育不就得了?

  但问题是,如果国家在最终选拔官僚的时候,根本不考那些“杂学”内容,会有人主动去学吗?

  有这时间,为什么不多读一些应试范文呢?

  理论上,倒也不是不能解决。

  那就是在底层就加大选拔难度,如果走“正途”无望,早早就扔去“杂学”分斋。

  感觉有希望考科举、中举的,扔进“尖子班”,只学经书。

  而感觉没什么希望的、不能中举的,早早扔进“普通班”,学学数学、物理、天文、会计这些东西。

  把颜习斋设想的分斋教育,搞成“分班”教育,强制不准“中考”。

  然而,这么搞,恐怕又要出大乱子。

  而且,这么搞,必须要从上而下,在全国范围内搞教育改革。

  谷/span就算不在全国搞,也要最低在一个省内搞。

  不然的话,苏北搞了分斋教育改革、苏南却没搞,最终省试的时候,却根本不考分斋学问,这苏北和苏南本来就因为一省之内名额固定而矛盾颇深,这么搞不更得出大事?

  真要闹起来,这可不是现在这种六七百生员鼓噪的小事了。

  恐怕真要闹出来全省两三万生员,打砸节度使衙门、围攻府尹衙门、殴打节度使的学变。

  对生员改革这件事,林敏是动了心思的,也认为若是做成了,虽然得罪许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