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木牛流马(十)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内容,归结到一个“先修哪条铁路”这个被极大简化的问题上时,皇帝也必须给太子讲清楚一件事:

  大顺之前,承接明制。

  大顺自称,追慕李唐。

  但实际上,此时的大顺不论是军功制度、郎官制度、事功之臣的花销、中央财政的收入比例,土地税占财政收入的多寡,都更像是变种的、但不是百姓授爵制的汉。

  关键就在于那句话:盐铁之利,在利,不在盐铁。西域之地,或许在西,也未必不在南。

  不可只见其形,刻舟求剑,而不得其意。

  大顺不搞铁专营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妈的对外贸易的管理和垄断更赚钱,而且更容易管。卖铁锅农具啥的,一年累够呛,还挣不了几个吊钱,现在非要专营这玩意儿干啥?

  而汉时候铁专营的收益,可完全类比此时的丝绸瓷器茶叶出口。

  过去的铁,不是现在的铁。

  盐铁之利的本质,在利,不在盐和铁,或者说与时俱进,就应该像是井田一样,以至于现在复古派都是“能井则井,不能井则均,井为均之托词也”,要想明白本质是什么,而不是井田这个形式。

  如果太子搞不明白,很可能,大顺也要走一条最终来一场王莽改制土地国有天朝田亩、而终于天下大乱的结局。

  皇帝希望太子明白,传统的那些守旧大臣,靠不住。

  松苏那群新崛起的人,也一样靠不住。

  更希望太子明白,他在上次南巡时候,看到资本以织布机下乡的形式沿着运河快速蔓延时候的警惕。

  大顺不产白银,白银是外来货币,却又是大顺的法定缴税货币和流通货币,一旦放开管控,松苏积攒的外来货币,会瞬间让大顺的土地兼并问题翻个几十倍。

  而只靠那些守旧派的大臣,大顺一年也就收个两千万两白银,事功派就可以彻底回家睡觉了,根本没有他们存在的舞台了。

  因为没钱,大顺折腾不了,无功可事哪还有什么事功派了?

  事功之臣没了,最后朝堂里从打对对胡,变成打清一色,那这王朝也基本到头了。

  烂成一团泥,慢慢腐朽。

  太子应该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小民,可以在太祖皇帝高举义旗的时候,一起推翻前朝。

  小民,亦可以在新时代威胁到旧的一切的时候,他们也有可能最坚决地站在皇权身边。

  水可载重,亦可覆舟,其精髓,是民本,牧民。民本不是兼相爱交相利,也不是人人不要拔我一毛,也不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不是一回事,因为是要分水和舟的,水非舟,舟亦非水。

  当然这是统治之道上的东西,皇帝觉得自己还有时间,太子应该还能学明白。

  而至于统治之术,利用铁路、长江、黄河、海军、将天下分割成几块,使之在西边的起义不会影响到中原、在东边的暴乱不会越过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