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零三章 凡尔赛和约(九)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

  “多少朝廷的良家子,人家也是有孩子的,朝廷若真走国库出这笔钱,啥都准备好,如何不移他们家的庶子?”

  “还有当兵的呢,更不必提。”

  “说到底,我觉得兴国公的办法是对的。这事,只能这么办,靠着挖金子,把黄河道两边的人运过来。”

  “哪怕一年一个县的河道段、实在不行三年一个县,花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把这件事干完……”

  “所以我是盼着有大金矿的。”

  “若能一部分走关东、一部分来这里,这件事我看办得成。死人……是要死的,但若办,死个三五万、甚至死十万,顶天了。若不办,真到黄河决了口子往北走漫灌的时候,怕是连着饿、病、疫、水,再做绿林起义,怕要死个三五百万不止。”

  说到这,年轻人心里不免想到了一些在新学派中流传的激进思想。

  尤其是颜李学派的一些想法的渗透,或者说传统均田思想的渗透:说不若天下均田,取税十一,朝廷集中力量,专办大移民事,把天下荒地可垦处都占了,虽不能达到先秦大贤说的五口之家百亩之田,但五口之家三五十亩,总是可以的。

  届时朝廷若能均天下之田,取天下之十一,便使劲儿造船,人多地少处则移之,待五口之家均田五十亩、八十亩,则何愁大事不成、江山不固?

  如今与其在外折腾,东征西讨,倒不若朝廷狠下心来,行均田法。若能均田取税十一,何必东征西讨,不过是换些金子银子。

  那金子银子,要亦可、不要亦可。到时候靠着朝廷征税,集力造船,非要发金子银子?发粮发钞,却不是一样?

  天下田亩,算上关东南洋各处,数以十亿计。各亩取税一钱,便可入库一亿石粮米,除却养军治水之用,其余全营造船,弄个万艘大船,亦不难。

  到时候向扶桑移民,一年如何不三五百万?

  这种激进的思想,在新学派的底层出身的人中,这几年广为流传。可谓是吸引力极大。

  这种流传的背后,经济因素,是新学派底层出身的,基本不是地主。

  而这一套东西的背后,隐藏的,则是说,不若天子重用他们,把科举出身的士大夫都做了、地方士绅都做了,要之何用?

  由新学派的人充斥军队、官场、吏员,把田均了,集力移民,以求“五口之家、百亩之田”的真正盛世。

  甚至一些想法,也已经在军队中流传开来,一些青年军官更是深以为然。

  虽然这些激进的想法已经流传,但新学一派的内部,整体上倒还没有十分激进,大部分还是支持现状。

  包括这一次扶桑西海岸探矿移民、以及山东挖河道这等逆天而行的政策,他们也多支持。

  应该说,矛盾还没有激化到那种程度。

  只不过,因为新学一派的人,识字。

  所以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