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八章 良家子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能在木里吉卫顶着巨大的伤亡攻城而不崩的基石。

  这样的良家子,若是搞太多,就很容易搞成前朝的军户农奴。

  只能以这些基本盘为骨干,用募兵制保证军队的整体数量。

  北直隶保定府的中吉营二十三连,就是一个典型的这样的村社。

  也是刘钰从武德宫入学考试落榜名单里找的几个倒霉蛋落榜生的家。

  中吉营二十三连,这样古怪的名字,延续自开国之初李过的遗训,取“齐桓公编二百户为一连”的旧称。

  听起来像是一个军队番号,但实际上这个中吉营二十三连是个村社。

  村社里一共四百户。

  前朝时候这里是朱家的皇庄,满清来了后圈地,大顺打过来后这里就成了官田。

  原本在这里残存活下来的佃户本就不多了,之前要么逃亡、要么被满清抓去当个炮灰,活下来的都被大顺充实了辽东。

  刘钰这个检点巡使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值十月,秋收已毕,新长大的一批年轻人正在村社的场院里集结,准备入伍。

  场院旁边,就是这个村社的营学所在地。

  武德宫分为三舍,这些营学也是三舍。

  各个村社的营学均为营学外舍,大约几分之一的人能够进入到营学内舍,然而再经过考核,最终能入营学上舍的就更少了。

  这些更少的人,再角逐入学武德宫的机会。

  营学的牌匾,是高宗皇帝御笔手书的“中吉营二十三连营学”,当年的老五营良家子一共有大约250个连,所有连的营学牌匾都是皇帝御笔的。

  虽然像是搞批发一样,但这也是一种态度,告诉世人这些人不是前朝的农奴军户,而是皇帝的直属力量。哪怕就是个大头兵,那也是如秦汉时候二十等爵下的最低等贵族。

  皇帝御笔题写的地方,哪怕写了句“到此一游”,寻常人路过也要下马的。

  就像是飞鱼服之类的衣服,按理说只要有钱就能穿,但在等级制度下,这种廉价的赏赐就成为了一种高贵。

  作为类似的同样廉价的“高贵”,老五营良家子是可以在各处皇帝亲提的营学牌匾前骑马、打架、玩闹的。

  虽然这并不能多出了二亩地,也不能当官,可在等级制度下的封建王朝,无疑是一种施恩,极为有效。

  村社场院里,三十多个年轻的小伙子排好了队列,年纪都不大,也就是十七八的模样。

  一个穿着勋官服的老兵或者军官,正在队伍的前面讲话,队伍里的小伙子也不敢说话,只能听着。

  “十六七入伍,入营操训一年。回来结婚生子,二十岁正式入营,服役十五年,若无大战,二年歇一年,这是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

  “昨天之前,你们还是孩子。可能顽皮,互相往身上抹鼻涕。但从今天开始,就是正兵了。”

  “入营操训,可不比在家里,那是真挨打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