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八七章 最后的闹剧(十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现在呢,既不能买地,又不好九出十三归,眼瞅着白银一天天贬值,以前看不上的5%的息,现在是不是也可爱起来了?

  或者说,我手里这二三百两白银,我在家弄个酱油作坊行不行?弄个磨坊行不行?弄个造纸作坊行不行?

  总好过这钱憋在手里,一天天贬值吧?

  本来想着说,留点钱,多买地,给儿子孙子们分一分,留点产业。

  啥产业最保值?

  秦可卿那等女流之辈,都知道买地、买地、买地。最保值、回报率最高、最安全、最保险、最有可能东山再起、最有可能改朝换代不受影响。

  这回可好,地也不能买,儿子孙子们咋办呢?

  没办法,干点工商业吧,工商业也算是儿孙的产业了。

  老马说,小农经济,最后一定会搞成“金融资产阶级的狂欢”,会让“法国以土地作为质押的贷款利息,超过英国公债的利息总和”。

  那么,放在大顺,不一样吗?每年压在小农头上的高利贷利息之和,是不是远超大顺现在又是扩军又是造舰又是修铁路所发行的国债的利息之和?

  小农每年要还的印子钱多?

  还是大顺这几年扩军打仗修运河,借的国债的利息多?

  所以,大顺这边的变革,不要看农民,也没法看农民。

  化肥工业完全不成熟——磷肥还行,硫酸工业不难;最关键的氮肥,现在就真的只能靠东北大豆和智利硝石,工业固氮还遥遥无期呢。

  水利工程,大顺这水平、这行政能力,也就那么回事吧。干个后世一个地级市靠铁锹和锄头就能干成的淮河入海工程,就得要大顺的举国之力。这也不现实。

  也即是说,不可能指望通过变革,瞬间让农民的日子好过,也不会让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英国历史上跑那么快,真正跑赢了中原亩产,也得到1850年,化肥学说已经提出,英亩产达到了30蒲式耳,也即亩产5蒲式耳,250斤。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既谈生产力,那就不得不谈,是农业生产力啊?还是人均生产力啊?还是农工业总生产力啊?

  大顺的农业,基本就这样了。

  在工业发展起来起来,在大顺能操控雷电之力把空气中的氮元素固定成氮肥之前,也就这样了。

  顶天了说。

  这科学院大发神威,老天爷继续变暖,华北地区达到后世“一年两熟”的水平。

  搞出来100天生长期的玉米,秋天种小麦、夏天收小麦种玉米、秋天收玉米再种小麦。

  但问题是,没有肥料,这时候玉米的亩产也不高。

  有没有亩产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且不用化肥的状况?

  有,后世黑龙江农垦总局,北大荒农场,千万年根本没开垦过的土地,攥一把能攥出来油的腐殖土,不用化肥,倒是也能长出来一尺多长的棒子。

  否则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